宁海“老何”遍城乡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1-07-05 08:29 |
□黄明朗 在宁海,有个大名鼎鼎的“老何”,专为调解纠纷、平息事态而奔忙,不到一年,“老何”调处大小纠纷270余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涉案金额300余万元。“老何”之所以如此神通广大,决非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些做法值得称道: 其一、正视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考验,放手让基层探索化解矛盾新办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产生“不和”的事在所难免,如不及时解决,一点火星也许会酿成恶果;反之,如果有人从中“说和”,败败“火气”,消除怨恨,往往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为应对社会管理面临的诸多新考验,宁海放手让基层探索尝试,部分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应运而生。西店镇是“宁波市都市圈卫星城市试点镇”,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流动人口管理等,社会矛盾复杂多样。该镇在全县率先设置“和解工作室”,成功调处了多起矛盾纠纷。此外,力洋镇的“老冯说事”工作室、大佳何镇专职调解室负责人何万昌也挂上“老何说和”的牌子。他们扮演着矛盾纠纷调解员、收集民情信息员、政策法规宣讲员等角色,创造出“消气减压”、“真情感化”、“困难救助”、“以正压邪”等有效调解方法,通过传授法律知识,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手段反映诉求,使大量矛盾纠纷在村、镇层面化解,开创了调解工作新局面。 其二、对基层的探索成果高度重视,加以总结提高,大力推广。对诞生在基层的新生事物,县委、县政府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因势利导,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防线的重要力量。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各建立1家专职人民调解室,并通过公众网络投票,为专职人民调解室征求最佳主题词,结果“以和为贵、老何说和”获得过半数网民的支持。此举不仅使宁海“老娘舅”有了共同的名称和品牌——“老何说和”,还使“老何说和”调解室“讲讲法理、道理、公理,说说亲情、友情、乡情”的内涵广为人知。如今的“老何说和”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人,而是一支队伍、一个品牌、一种化解百姓矛盾纠纷的新机制了。 其三、采取一系列措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促使“老何说和”规范化、制度化。首先严把“用人关”,严格选聘一批群众威信高、风俗乡情熟、法律政策精、组织能力强的“三老”人员担任专职调解员,实行一年一聘,聘任期满考核合格的续聘。其次制定调解员管理办法,建立职能清晰、制度公开、流程规范、台账齐全的运作模式,推动调解室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司法部门对调解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调解能力。 此外,为保证“老何说和”的正常运转,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规定,将调解室工作经费纳入镇级财政预算,用于工作场所建设及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教育培训、表彰奖励和岗位补贴;同时,通过“以奖代补”办法,按照专职调解员调解的案件数量和质量,落实奖励资金,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调解员的工作热情。 (原载7月4日《宁波日报》) |
录入: 罗孙志 责任编辑: 罗孙志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