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许家山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2-05-17 07:40 |
农家菜统一价钱分量 “老乡,能在你们家吃饭吗?” 58岁的王振祥已经不记得是哪一天,一位游客推开了他家的大门,也无意间敲出了小村办“农家乐”的想法。 许家山村是宁海一条长约400公里、全国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重要站点。如果游客早上从宁海城区游步道入口出发,中饭时分,刚好抵达许家山村。 一直在杭州承包农田的王振祥有些见识,他回来整了整老屋,放上七张圆桌,“老屋酒家”就开张了。老婆烧饭,他种菜,弄得有模有样。“每到周末,吃饭的游客爆满,有时不得不借用邻居的场地呢,去年国庆,我们村一天就来了5000多人,大家忙坏了。”一年下来,老王的毛收入也有十来万元呢! 游客涌入,自给自足的小村萌生出现代服务业。村里相继有五家“农家乐”开门营业,农家乐一多,竞争就出现了。 “分量多少、价格多少,都成了争议的对象,村里一合计,这样不行,得有一个规矩。”王振祥边说边拿出一份价格表,上面明确了小村特色菜“农嫁十二碗”的价格,野生毛笋卖15元,价格并不高。 不只如此,王振祥告诉我们,每一碗的分量都是铁定的,家家户户要遵守。 “最大的那个碗用来装‘百草鸡’,豆腐、山粉汤装在两个汤碗里。这些碗全由村里统一定购,发给农家乐主,可偷不得半点料。”王振祥一脸认真地说。 在农家乐的洗菜区,我们看到三个不同大小的池子,每个上面都挂着牌子:“肉类”、“海鲜类”、“蔬菜类”。每种原材料都分好了各自的清洗区,如此讲究,恐怕很多城里餐馆也未必做到。 山里人的纯朴,让商品经济所需的“规矩”,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践行。某种程度来说,这儿孕育的商业基因,似乎比其他地方来得健康茁壮。 千年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在村书记叶全奖的印象里,许家山村已经几十年没动过土了。 “小村太穷了,留不住人,年轻人出去打工赚了点钱,立马举家搬迁。”叶全奖说,原有的老房子都空了下来,哪还用得着建新房。 不过最近,小村感觉有些拥挤了。 40多岁的叶国富回来了。他在村子外围建起了一个养猪厂,一下子养了200头生猪,村里不少农家乐的猪肉都是他供给的。今年,他还打算把规模扩大,招收一批工人帮忙。 谢密娟一家也回来了。他老公曾是村里酿番薯酒的能手,现在,他们在村里包了20多亩地种番薯,每年收成几万斤,用来酿番薯烧,做番薯粉、番薯面,卖给往来游客。每年光土烧就可卖200来坛,每斤卖15元,一年毛收入十来万元。 不到30岁的小叶也回来了。他听说,北仑一家企业在村里投资几百万元,建设杜鹃山庄。这不,成片的郁金香等花卉,已种在了小村的角角落落,村里急需聘请本地农民来照料。“真没想到,短短几年间,家门口也有打工的机会了。”小叶惊喜地说,同他一起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琢磨着回村呢。 一组数据刻录了小村的成长:三年前,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2009年宁海游步道通到小村的第一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000元,去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已上升到10000元。 年轻人回村,村里的老屋确实不够住了。 叶全奖最近忙着选址、规划,他们要在老村附近再建一个新村,安置回来的“新人们”。县里相关部门还牵线世界银行贷款700多万元,重新上马村里的污水处理项目,要把密布天空的天线埋入地下。 “几年后你再来,恐怕不认得了。”叶全奖的一句玩笑话,勾起了我对小村未来的无限期待。 石屋和老人,这个小村最原始的生态链条,在商品经济的撞击中找到了各自的归宿。石屋是资源,日渐开化的村民更是资源,他们的生命力或许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原载5月15日《浙江日报》)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