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高级检索
 
一个茶农的致富经
——张维杰和他的“春雾”名茶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3-09-18 08:40

  大清早,记者驱车来到了掩映于林海中的宁海县深甽镇赤岙村。一眼望去,漂亮的乡村院落错落有致,一路上的好山好水看得让人赏心悦目。走进茶农张维杰的家中,他与妻子在自家院坝里一边细心地翻晒茶叶一边话着家常。看到记者来了,夫妻俩忙个不停,给客人烧水泡茶。

  遇寒流,转型升级抓住市场

  问及今年的茶叶收成,“生意还不错。”张维杰语气平淡但难掩一脸幸福地说,“今年我们家的茶叶行情一路叫好,茶叶产量达两千来斤,产值达到了100多万元。”

  面对今年茶叶界的寒流,很多茶厂茶叶都滞销,价格下跌,产量比往年明显下降,但是张维杰茶厂的茶叶保持着价格不跌、销量不降的良好局面。

  “其实我们也没什么秘诀,对茶叶我还是自己边做边品尝,只采鲜嫩茶芽的一芽二叶,做好每一道工序。凡是喝过的,基本喝完就会上门来拿货,或者打电话给我,客户还是比较固定的,广州的几个朋友,把我的茶叶介绍给他们当地的老板,他们的老板喝完感觉不错,就直接打电话给我了,然后就又成了我的客户,每年都买我的茶。”张维杰向记者娓娓道来。

  除了茶叶本身品质的优势获得一些老客户的青睐外,张维杰通过引进生产新品种来开拓市场,增加产值。

  听说红茶能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有强壮心脏功能等医疗效果,张维杰觉得这个很有市场,所以就引进了红茶。红茶的加工与绿茶相比,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发酵的过程,揉捻细碎的嫩芽发酵后,由绿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要经过细心挑选、将茶梗剔除,加工一千克上好的红茶,一般需要六千克鲜嫩的芽叶。张维杰借鉴了别人的红茶制法,经过初制、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生产出来后,还是都卖出去了。

  张维杰还注重品牌宣传,不仅是各大茶叶展销会的常客,还是获奖的专业户,他的春雾牌“云绿茅尖”获得了中国名优绿茶金奖和国际金奖等,在今年的“浙茶杯”红茶评比活动中,新产品“云红”也获得了优质奖这一殊荣。因此他的茶叶在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很好地提升了销量。

  办茶厂,深山里走出财富路

  张维杰的茶厂就建在住房旁边,一百多平方米的厂房里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各种制茶机器。“怎么想到要建茶厂的呢?”记者问。“机器制茶便利啊。以前手工做茶很繁琐,我们全家人都动员起来,一天也就炒个几十斤茶叶。有了这个机器,一天炒一两百斤茶叶不是问题。”他回答道。

  1979年起,茶叶生产推行承包责任制,对茶叶实行开放政策。张维杰就萌生了自己办茶厂的念头,说干就干,他贷了款,在宁海的深甽镇赤岙村办起了茶厂,在办茶厂的这段时间里,张维杰除了从茶叶专家那里讨经外,自己还研究有关茶叶的书籍。从茶叶种植到初制加工,从精制技术到名茶生产,只要一切和茶有关的书他都看。理论结合实践,边学边做,边做边尝,通过烘、抖、切、分、筛等一系列工序,制成茶叶。当时,厂子里出来的茶叶主要供应的是当地的一些客户,销量也还不错。有了客户就有了资金,张维杰就用赚来的钱添置了机器,扩建了茶厂,还自己承包了200多亩地的茶园,并将自己的茶叶注册了“春雾”这个商标。

  凭着优质的选料、精良的工艺和良好的口碑,他的“春雾”牌系列茶叶传到了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相当数目的订单。数年的艰辛创业终于换来了成果,张维杰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属于茶农自己的财富。(见习记者王劲通讯员王竹君)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文峰论坛最新帖子
文峰论坛最热帖子
  新闻推荐:
·长街启动巾帼志愿者交通护航行动
·中秋祝福送老人
·中秋怎么过 各有各精彩
·6000次按压,抢回一条命
·急师生所急 供电部门紧急抢修保供电
·“贼骨头”偷了雇主偷朋友 贼喊捉...
·“80后”草台班子演诈骗戏码
·执法部门联合行动,责令整改
·桥头胡“生育关怀”在行动
·DIY面点庆中秋迎国庆
  图片推荐:
宁海18000名师生提前吃月饼过中秋
DIY面点庆中秋迎国庆
桥头胡“生育关怀”在行动
中秋祝福送老人
长街启动巾帼志愿者交通护航行动
我是党员 和您贴心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