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新闻采访团走进赣鄂系列报道之四 |
从一个泥水工匠到建一个地产王国 |
——记江西婺源县兴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校军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4年12月17日 08:38:52 |
记者潘旭婷 从江西到湖北,采访了五位在外创业的宁海人,婺源县兴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校军可谓是碰到的最不愿意配合采访的老总。 “你别写了,写起来难看死了,婺源是一个旅游城市,我要不带你们四处转转吧。”面对我们的采访,他总是岔开话题。低调的做派,让人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家婺源县最大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 做一名精品工匠 老家在宁海深甽镇双坑村的周校军和自己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高中毕业后就出门学手艺了。“农村人要想把日子过好点,光守着几亩地肯定不行。”一双勤劳的手,一颗炽热的心,周校军开始了自己学泥水工的生活。是学一名专门砌墙头、砌灶头的泥水匠还是要想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样的问题,他早早在心中有了盘算。“我们那个时候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单纯学做一个泥水工肯定过不了多久,就要被社会淘汰。”有着远见的周校军在学好基本功的同时,还学会了油漆工、钢筋工、施工员、项目经理……总之建一座房子所需要的工种,周校军都能很好地承担角色。 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成立施工队,承接施工业务,周校军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刚开始,因为没有资金,承包的工程规模都不大,真正意义上承接的一个大工程当属1995年建造潘天寿广场以及周边的商品房。 “潘天寿广场是宁海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市民广场,也是宁海城市建设的一张名片,心里还是很激动的。”那段时间,也是周校军最辛苦的时候,现场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风里来雨里去,有时候甚至到了深夜仍在办公室看图纸,和监理们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工程还拿到了“钱江杯”。看着潘天寿广场周边日渐兴起的商业圈,每到傍晚或是节假日,市民们总习惯到广场散步休闲,看到这样的场景,周校军心里是充实而满足的,远远比拿到“钱江杯”还高兴。 跨越一个行业 都说做生不如做熟,一个自己从事了多年的行业,并且已经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很多人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挑战。然,在建筑行业颇有名气的周校军,就在大家纷纷挤破脑袋想要在建筑业分得一杯羹时,他却选择退身而出。2001年,他成立宁波恒生管件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铜管,专门生产各类空调钢管、自来水管和煤气管等。 在宁波恒生管件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有两三千种,品种几乎是业内最齐全的。“在我们公司里,几乎可以一站式采购,所以这几年客户一直很稳定。”在建筑业做得声名鹊起的周校军,在新的领域做得也风生水起,说起其中的奥秘,周校军笑道:“除了自己的产品跑赢市场外,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眼睛不只盯着大客户,一般以中小客户为主。”原来,在周校军看来,大客户是生猛海鲜,而中小型客户则是家常饭。公司生产能力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会拿出7成的精力承接中小型客户的订单,如果大客户有的话,在保障中小型客户的前提下承接。“除了目前生产能力限制外,主要也考虑市场风险因素,如果单单咬住一两个大客户,而把众多的小客户舍去的话,对公司今后发展来说风险太高。”周校军说。 现在公司产品全部自营出口,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我们企业规模不算大,现在公司方面主要由孩子在打理。基础工作我已经做好了,高楼怎么造就看他的了。”周校军三句不离本行。 重操旧业打下一片天 现在的周校军并非全身隐退,早在2005年,他将眼光投向了远在江西的婺源县,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开发房地产,成立婺源县兴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婺源县是一个旅游城市,但是整个县城没有高档的小区配套,开发商品房市场应该很有前景。”精准的眼光,外加也是老本行出身,周校军当时拍下全县最大的住宅小区开发工程,280亩土地,分南北两期建设,整个项目投资达4亿元。 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精。在这样的定位下,周校军带着他的团队进行了前期调查,他发现,整个婺源县的房子基本上是徽派建筑,即在总体布局上构思精巧,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青山绿水掩映下,一排排徽派建筑确实令人遐想。“如果单纯和普通民房一样的话,那就体现不出我们公司的特色了。”周校军在商品房设计上,将本地特色融进现代因素中,一期商品房一开盘,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没多久,房子就被抢购一空。 眼下,整个工程已经进入尾声。不过,一个商品楼盘开发建设干了将近十年,在我们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但周校军就是凭着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在婺源县房地产业打响了自己的名气。目前,公司开发的小区是全县最大的精品小区,而公司也是全县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现在房地产业不景气,等工程结束后,下一步还要不要再开发楼盘,这个还没列入计划呢。走一步算一步吧。”周校军说。 地产商眼中有一个新农村 周校军的走一步算一步,并非是得过且过,其实,他的心中早早就绘制了一张蓝图——回老家,协助村里建一个漂亮的新农村。 老家是深甽镇双坑乌糯坑自然村,前期他已经给村里投入了500万元用于改造农村污水管网。“我们村子里走出去闯的很多,但是不管走到哪里,家乡一直铭记在心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周校军和很多人一样,一直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 “村里老年人多,住的房子也是很久以前盖的。接下来,我想协助村里搞新农村建设,让村里人都住得舒服。”周校军甚至已经规划好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协助村里做好旧村改造,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成立经济合作社。“我们山上可以种茶叶、种高山蔬菜,到时候再建一个农家乐,这样一来,自己可以找到事情做,也可以带动村里人致富。” 整个采访过程中,周校军说得很少,这一次的采访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大伙闲散地聊天,没有录音,甚至没有笔记,有的只是家乡人在异乡的一次遇见。“在外事业不管做得有多大,家乡最是无法割舍,因为我的根在宁海。”整个采访下来,周校军心中的乡情,一直是最打动记者的地方,恬淡,而又绵延流长,挥之不去。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张颖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