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沧桑看云 正文
     高级检索
 
朱顺永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2月16日 09:43:59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放在第一位,可见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何等重要。没有柴,你无法使生米变成熟饭,无法烧制菜肴,无法让所有生的变成熟的。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巧妇难道能让无炊之米变成熟饭么?

  在没有燃气的年代,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寻常百姓不但要为无米下锅而发愁,也常为无柴烧饭而担忧。在宁海东路,就流传着“前横古洞(渡),无柴煮粽。见到刺蓬,眼笑无缝”的民谣,可见柴是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像我这样有八个兄弟姊妹的大户,每个月四、五百斤的柴是一定要烧掉的,母亲常常为无钱买柴而发愁。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父亲一个月的薪水才四、五十块钱,要养活一个十口之家着实不容易,家中常常不是断米,便是断炊,生活捉襟见肘,只能用“勉强糊口”四个字来形容。为了节省家中开支,我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便跟着大人去东门外山上砍柴。那时我虚岁十三,砍一担四、五十斤的芒箕柴回家,虽然是十分的疲乏,可是想到这一担柴能为家中省下一点买柴的钱,心中便充满快意。秋冬的日子里,只要不下雨的天气,星期天便常去山上砍柴。久而久之,砍柴、捆柴、穿柴的技巧也学会了,极少有半路上柴挑倒掉的,而且身体也得到了锻炼,虽然骨瘦如柴,却从不生病。

  可是柴也不是随便可以砍的。许多山都分给了生产队,有看山人在管理,除了本大队的人之外,外村人去砍柴,望山人就会来夺脚刀。我是和幸福社的社员一起上山的,又是一个孩子,因此夺脚刀的事侥幸还没遇到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山砍柴的人多了,附近山上已几乎砍不到芒箕柴,大家便开始掏柴株,就是把山上的灌木树根挖出来当柴烧,于是整个山岗便被挖得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附近山上的茅柴砍光了,柴株也挖完了,大家便到山里去捡柴。我第一次去山上捡柴,是到西溪瓦窑山村,那是在读高一以后的事。那时我已十八岁了,因为从小便开始磨练,自己也觉得还有点力气,加上文革开始后辍学在家,又无处找小工做,于是便跟着北山大队的农民去西溪瓦窑山捡柴。所谓捡柴,就是山民在夏秋时将山上的灌木丛全部砍倒,晾在山上慢慢的晒干。过段时间,正值初冬时节,让我们城关的人去山上捡来,一担枝柴收8毛到1块多点的本钱,增加点集体收入。在山里捡柴,一般住二个晚上,即头天上午进山,到目的地后吃了午饭便上山,下午捡一担柴回来,第二天捡两担,第三天上午再捡一担,共四担柴,也就三、五块钱吧。进山去干粮或米、小菜都是自带的,一般都是带年糕或咸菜什么的,找一个农户住下来,这二天主妇便代我们做饭,晚上在地板上铺些稻草,大家便席地而卧,象征性的付几毛住宿费。

  捡柴是十分辛苦的活,因为山下砍的是茅柴,山里捡的是枝柴,那是灌木杂树的枝条,需捡来捆好后自己穿起来挑下山,所有这一切都要独立完成,没人帮你。我第一次上山捡柴,全靠着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学着做,好在自己从小便上山砍柴,有点基础,也不觉得难,只是动作要快,慢了便跟不上大队。看着大人们都挑着二百来斤枝柴下山,我挑少了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硬挺着挑了一百五、六十斤一担的枝柴下山。那山路又不好走,路很窄,枝柴常常被路边的树枝勾住,劲用大了要向前冲去,那会连人带柴一起摔倒,后果是很严重的,劲用小了又拉不开,直累的浑身上下全是汗,衣服里外全都湿透了。那担柴挑回来后,晚上我翻来覆去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只觉得全身骨头像散了架,摸摸肩头,火辣辣的肿得像个大馒头。第二天一早又只得照样跟着大家上山,冲杠搁在肩上钻心地疼。这是我有生以来干活最累的一次,令我终生难忘。

  后来山民们为了增加集体收入,都将柴一担担挑下来论斤卖了,山里毕竟比山下便宜,于是我常常借来手拉车同我妹妹一起去西溪拉柴。深冬的早晨,气温常常是零下四、五度甚至更冷,地上铺满白霜。我穿着草鞋从城关出发去西溪,因为身上衣服穿得单薄,初出门时只觉得脚趾头也冻麻木了,没有一点知觉,两脚踩在霜地上,嚓嚓的响。直到黄坛快到了,脚趾才恢复了知觉,脚也不冷了。将近中午时到了西溪,买好柴,装好车,慢慢拉出来,到沙地供销社后买半斤饼干,半斤黄酒充饥。兄妹两吃了算是点心,黄酒是我一个人喝,为的是酒能助力。那时沙地出来有一条岭叫“三茅山”岭,很陡的(现在已挖平了),要把八、九百斤一车柴拉到岭头,得用十分力气,同时必须两辆车互相帮忙推,一车推上了,再回来推另一车。

  艰难的生活,也磨练了人的意志,强健了人的体魄,让我学会了干活要看眼相法,动作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同时也懂得了普通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这点直到我下乡插队后也深得益处。我插队后第一次干活,正好村里分山,每个劳力都上山砍柴。对于我这是轻车熟路,何况明港的山很矮,与瓦窑山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砍了一担柴挑下来,队里的正劳力还是我挑得多,社员们都称赞不已。后来为我评底分时,便评我9分底,在全大队12个知青中,没有一个人底分超过我的。直到现在,每当碰到重活累活要干,一想到当年拉柴、捡柴的日子,就会再苦也不觉得累。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我虽然年轻时经历了许多磨练,可是直到退休也不见得有大任降于我身,可见自己是平碌之辈,天生是劳碌奔波的命,到现在也只能知天乐命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政府为了解决城镇居民的烧柴问题,由县土产公司在辛岭建造了一个柴场(即现在辛岭集贸市场处),从双峰、马岙等地组织枝柴凭票供应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供应30斤。直到80年代初,液化石油气开始使用,枝柴才渐渐退出了百姓的生活舞台。

  柴是开门第一件事,那时人们常常要为柴而犯愁,现在烧上了煤气、天然气,再也不用为柴而奔波了,也不用砌一个大灶头来烧饭做菜了。然而当年用柴火、铁锅烧出来的饭菜那股挡不住的迷人香气,却令我常常向往。有时去爬山,也会和同伴一起买些小菜,在望山人的小屋里用大灶头和生铁锅烧饭做菜,吃起来香喷喷的,就连锅巴也特别香脆,那是高压锅和燃气灶烧的饭不可企及的,大家便狼吞虎咽吃个底朝天。那滋味至今仍让人回肠荡气,时常想着何时再去吃一次用柴火烧就的大锅饭菜。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文峰网友摄影精选
·姓氏背后的不忘祖宗“根本”
·情人节献血浪漫又温馨
·福利院老人的火锅“年夜饭”
·学生办“春晚” 老少同堂欢
·这一天满满的都是爱
·贵州老人投奔治病 动手术前意外走...
·八面来风
·跃龙社工登山迎新年
·东海社区表彰先进共建单位和党员
  图片推荐:
甬临复线南段今日全线通车
东海社区表彰先进共建单位和党员
跃龙社工登山迎新年
福利院老人的火锅“年夜饭”
情人节献血浪漫又温馨
大红灯笼挂起来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