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往事如烟 正文
     高级检索
 
那个村庄的边角——暗岩
应敏明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3月02日 09:41:52

  宁海出西门四五华里有个村庄叫双水,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庄,住有400余户人家,百分之九十住在甬临国道线的南边,杨溪的北边。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已吹到,未来美好的家园规划图就挂在公路一旁。双水村临近县城,难得基本上还保持着明清面貌的村庄,只是东首和西南边有重大变化,东首动车穿过山河岭隧道贴着山边而过,西南边是占地300亩的得力工业园,二十六层的得力大厦兀然而立。我一直对双水村有一种感情,而这种感情便来自于这个村庄的边角——暗岩。

  暗岩是双水村东南一块很小地方的名字。1978年,我高中毕业后来到暗岩小店当伙计。那时暗岩只住着不到十户人,后来,这不到十户人跟我都很熟,家家户户我都蹭过饭,吃过年糕馒头。虽然,暗岩人口不足十户,占地不到二十亩,名头却很大。暗岩是古时宁海人出西门的必经咽喉之路,当年徐霞客开游出西门第一站即暗岩。今天暗岩还立有徐霞客开游纪念碑。可以想象当年宁海人去台州府(史上宁海隶属台州府),都会在此处歇歇脚,在路廊茶堂里喝口水再出发。我母亲就曾告诉我,民国时她的小脚奶奶就曾为祖宅被他人侵占,掂着小脚赴台州府打官司,来回都在暗岩路廊歇脚喝水。我母亲的小脚奶奶就是当年无数个宁海人赴台州府在暗岩路廊歇息喝水的其中一个。

  暗岩这个地方很古老,可能谁也说不出它有建筑有正常人类活动的历史源头。宁海西晋置县,而暗岩的存在可能更早。暗岩,老宁海人叫其为暗岩路廊,这也印证了暗岩是路廊衍生而来,路廊才是暗岩的中心。古人很智慧地在出宁海四五华里的路上设路廊,可以歇脚喝水,让路人在此歇息整装再出发。

  我离开暗岩已经35年了,记忆中当年的暗岩亘古静美。背靠山河岭和西门崇寺山相连的山峦,山不高郁郁葱葱,四季有花。民国时北伐军和军阀曾经在此激战,北伐军参谋陈昭便战死在此。时任宁海县县长李涵夫立石碑纪念书“血溅暗岩,方显英灵”八字。我在暗岩小店当伙计时,此石碑铺在河边让人搓衣,我就搓过无数次,文革后村里老人们才将石碑立回原处。从暗岩西边小河出来一冽清泉到暗岩南边左拐直奔杨溪,两岸间隔种着两排柳树和桃树,春天时柳青桃红倒映水中,几只鸭子常在河中游弋。小河的边上有个常年恒温的冷水塘,冬天水冒热气,夏天又是冰凉,十分神奇。在暗岩的三年,不管春夏秋冬我都喝冷水塘的生水,甘冽无比。因为这个冷水塘的缘故,双水村还得了一个名称叫冷水孔。

  严格来说,暗岩其实不成村落,仅是双水村的一小小边角,和村相连就是暗岩西边小河上一座年代悠久的石桥,如果没有这座桥暗岩和双水村就是断裂的。

  暗岩建筑遗存大多是明清老建筑,朴实而不奢华,以路廊为中心。由东而来的山路穿过暗岩路廊,路廊是砖木结构,青砖灰瓦纵深近十米,横三米而已。路廊北面连着三间二层楼房,一楼的门也开在路廊里,那时开着豆腐作坊。再北些是个不大的一层楼的和尚庙,黄墙灰瓦。出路廊口西边靠北就是我工作三年的供销社小店,典型的清代店屋,木结构,瓦顶,敞开式店门,门板上下的。其余四五户都是民居,无一雕梁画栋,砖木结构朴素实用。

  暗岩人口不过二三十人,但就如宁海人的土话,扫帚挂在街边也会活起来。暗岩是交通要塞,暗岩人从小接触三教九流,形形色色,耳濡目染,长知识也增阅历。有些暗岩人本是江湖道中人。我的脑海中就有几个鲜活的人物,姓方的豆腐老倌,叫大奎的和尚儿子,会讲书的董氏,修自行车的老李,做裁缝的大块头女人,跑供销发财的小岳等等不一而足。

  姓方的豆腐老倌是宁海城关人,不知什么来头,年近七旬,精干瘦实、孤身一人,豆腐作坊就开在连着路廊的四开间屋内,生意不错,每天卖出百余斤黄豆做的豆腐和其它豆制品,生意很好。老头对我也很好,每天清晨都会给我留好豆浆。大奎是暗岩和尚的儿子,老辈人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老奎的爸就是外来的和尚。大奎娶了个好看的老婆叫蜜莲。不知何原因听说后来大奎不幸早逝。以后我到村里打听说,大奎的老婆蜜莲在看着几百只鸭,住在鸭厂,养着二儿一女,日子艰难。董氏即住在路廊东边的董家,董家在暗岩地位显赫,二儿二女,两个儿子都是泥水包头,大儿子到过上海包工程,赚了钱翻建了自家房子,房子面积造得很大,但形状像碉堡。董家夫人作主,董氏脸大眉宽体胖,年过五旬,声音洪亮,在二儿二女面前说一不二。董氏还有拿手好戏讲书,《三国演义》、《封神榜》最拿手,冬天围着火炉讲,夏天搬来竹椅坐在桥头讲,听众不只是双水村人,还有过路客驻足而听,当年我很是为之喝彩。董家还有二女,大女儿极胖但极善女红、裁缝,不光双水人,城里人也送布料请其做衣服,由于手艺好,做衣服要排队,三个月后才能取。那时候暗岩路廊西边住着退伍军人老李一家,老李以修自行车为生,因为那年月有辆自行车就很风光,一般宁海人出西门除了走路就是骑自行车,想象一下自行车骑出西门入山间乡间小道出了故障咋办,老李主要为过路客修车,那时生意不错。小岳是我同学,八十年代末就做钢筋水泥生意,老早就是万元户,头发抹得锃亮,夹着皮包进出,可惜命短,一天酒后骑摩托车遭车祸而亡,甚是可悲。

  组成暗岩场景的还有那古色古香的暗岩小店。小店其实是辛岭供销分社暗岩分点。小店位于暗岩路廊口西边,四开间二层楼,是清末的房子。估计以前也是开店用的,门是整排的店牌门,需要早上卸,晚上上,小店里一溜柜台至少是民国的,有半人高。小店左边卖香烟老酒南货等副食品,中间卖布,右边是日杂百货碗盆筷瓶等样样都有。

  我是1978年高中毕业,才16虚岁就被分配到供销社。那时候人参加工作分三等,编制有国有、大集体、小集体三档,原则上不能互相正式调入,工作需要借用。我就是大集体编制供销社借用。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同班有几个同学有幸考上了大学,大部分同学也都进了工厂,我读书落后大学自然考不上,家里又没有社会关系,经我母亲挽亲托眷好不容易才进供销社。虽然那时我羨慕同学上大学进工厂,但也只能身不由己进小店做伙计。记得是1978年晚秋的十月,天气已较冷了,我第一天去暗岩供销社小店上班,是我母亲单位一位我叫他大哥的人送我。我是带着铺盖坐着那位大哥的自行车去的。虽然不喜欢去做小买卖,但向往新的生活,就像雏鸟急于飞。一路上空气湿冷,但天很蓝,小道一边杨溪湍流而下,对面松坛擎天翠绿,小道另一边山菊花簇簇,茅草摇曳。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暗岩小店。迎接我的是三个神态各异的老头,圆圆的脸、满脸笑意的任师傅,身板挺刮、满脸严肃的章师傅,身材短小、满脸褶皱的杨师傅。来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这三老头是旧社会的老商业,是历次政治运动的老“运动员”。当时小店负责人,我一直来都尊称为师傅的任清照,分配我的工作任务就是早上卸店牌门下午上店牌门,我就是这样按部就班地开始做伙计开小店了。

  暗岩是老宁海的记忆,对我而言则是记录了我的人生起步。35年后趁着今年春节的暖冬重游暗岩,回忆起来那时人的想法是那么干净,山水是那么清隽,建筑是那么安静。如今动车的穿过已彻底改变了暗岩的自然风光,清澈美丽的小河早就被填埋平了,冷水潭早就消失了,小店被一场火烧掉了,住户大都北移,仅剩几个老头老太。暗岩,曾经的宁海人西出之要塞,无数人旅途中歇息的路廊好像要消失了。好在古人徐霞客挽救了暗岩,因为徐霞客曾由此开游,徐霞客曾在暗岩路廊歇息喝水,暗岩便会因徐霞客而永存。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不停的雨让“晴”何以堪
·民办博物馆成市民春节好去处
·柴房起火 众邻扑救
·嗨,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毛兔灯吗?
·节后忙生产赶订单
·让孩子们安全入园
·扎花灯迎元宵
·找间民宿住下 品味不一样的古镇
·一市镇举办在外创业人士新春交流会
·农林窗口推行“多证合一”服务
  图片推荐:
以武会友 全民健身
扎花灯迎元宵
嗨,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毛兔灯吗?
让孩子们安全入园
节后忙生产赶订单
不搞庆典乐施善款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