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县域发展清新风俗 |
褚银良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5年07月16日 08:29:28 |
点评 文明不缺位发展更清朗 姜赟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人情”则孕育其中。然而,不知何时以降,“情”字退场,“利”字当头,人情异化为“债”。修房盖屋、喜迁新居、参军升学、小孩满月、老人做寿等,随礼的名目繁多,礼金也节节攀升,直搞得“穷人怕,富人愁,干部群众都摇头”。 陋习泛滥之下,人们相互之间的淳朴,熏染了铜臭,因为礼轻礼重、有来无往而导致邻里矛盾的有之,由于巧立名目、媚权畏权而开启干部腐化之端的有之。在金钱与精力的透支中,生产生活陷入窘境;在死要面子与绝不吃亏的算计下,政风民风滑入俗境。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发展的精气神也就走在涣散的边缘。显而易见的危害其实是一种直观的提醒:政府为发展减负,别忘了这些角落,要为扭曲的人情风正位。 文明不缺位,发展更清朗。从宁海的实践经验来看,领导带头,是移风易俗的关键一招;智慧引导,是荡涤风气的要害所在。坚冰是慢慢消融的,硬骨头是一点点啃下来的,许多人曾经叹为无解的随礼风,在宁海的德治礼序中,氤氲开来,逐渐散于无形,恰恰证明了“只有不快的斧,没有劈不开的柴”的道理。 (原载2015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