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作业是培养素质还是考验家长? |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6年01月19日 08:26:39 |
记者曹维燕 你是否在昏昏欲睡的时候,还强撑着眼皮给孩子做PPT,又或者有全家出动给孩子做手抄报的经历?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列举了11种有可能增加学生、家长负担的作业。这些年戳中家长们痛点的奇葩作业被叫停,引来不少热议。 吐槽型家长 奇葩作业真不少
“还没为工作犯过愁,但孩子的家庭作业分分钟把我给秒杀了!”说起自己做过的家庭作业,白领高伟红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 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有一天他带回来的作业竟是做一件衣服,当时就让做财务的高伟红傻了眼。“平常废物改造什么的还能凑和凑和,但这么高技术含量的活,到底是为难孩子还是为难家长?”小高有点愤懑,最后还是找到一位学服装设计的同事,才顺利交上了作业。 与小高一样,丽莎对孩子的家庭作业也颇有微词。除了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不得不让家长代劳外,丽莎觉得有些作业纯属老师将他们的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 丽莎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老师要求孩子在校论坛发帖,而且硬性规定一周必须发几篇,以此为班级争光。 “孩子刚上小学,连字都不会打,更别提发帖了。”丽莎表示,而且这样的作业到底能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是能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意义究竟在哪? “现在家长也是蛮累的,每天光是检查背书、听写的签名就有五六个,孩子试卷上密密麻麻都是我的名字!”笑笑妈告诉记者,现在她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家庭教师”。这种家长签名制度总让人有一种老师“懒教”的感觉。 在记者朋友圈的调查中,很多家长表示无奈,有些80后家长“被绑架”做PPT;幼儿的家长则要帮孩子做手工、出手抄报,孩子不仅帮不上忙还添乱,让他们叫苦不迭;还有老师要求家长带孩子去这个博物馆,那个名胜,开拓孩子的视野;每逢传统节日,不是包粽子就是做香袋,家长们时刻都想化身超人……这些丰富的作业,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让各位家长苦不堪言。 互动型家长 陪伴,见证每一次成长
但采访中,不少家长对老师布置的一部分素质拓展类作业还是比较赞同的。 “其实,当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的时候,和她一起动手完成一些小手工还是很有意思的,在互动中可以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促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丽莎告诉记者,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家长累点苦点也乐意与孩子去共同探索,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 “有一年孩子参加暑假夏令营结束后,老师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照片整理出来。我就和他一起商量,觉得做成PPT的形式展示比较好。”辣妈吴珊珊笑着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帮助下,孩子自主做了一份影集,对他是一种挺好的锻炼。 许多家长表示,其实作业的布置要适宜,超出孩子能力之外,让家长代劳就失去了本真。对于一些体验生活类的作业是值得提倡的,比如让孩子给家长洗一次脚,自己洗袜子之类,既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家长的辛苦,也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 老师有话说 家长攀比心态不可取
对于被家长吐槽的“家庭作业”,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幼儿园、小学老师,他们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其实老师是有一定针对性的。”曾作为幼儿教师的叶伊群表示,老师的每一项作业都有特定意图,比如到了端午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香袋,就是让孩子真切感受节日氛围,间接培养孩子的传统意识。 县机关幼儿园副园长吴珊珊既是一名孩子的家长,也是一位在一线岗位上奋战了十几年的老教师。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沦为家长作业的问题,她认为,其实在孩子的不同阶段,要不同对待。 “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一个陪伴的过程,既能增进彼此感情,也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吴珊珊认为,到了小学以后,家长则要逐渐脱离参与家庭作业,试着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时,两位老师都指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作业存在一定误解。“家长更应注重参与的过程,而不该太在意结果。做的东西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孩子在互动中有所进步。”叶伊群表示。 吴珊珊也表示,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动手参与,但是个别家长有攀比心理,希望孩子比其他同学表现好,就铆足劲帮孩子做功课,这种心理不可取。她也指出,布置这类作业时,老师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可操作性,不要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记者手记
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完全没有或者太多都不合理。对于“家长作业”这回事,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给予对方一定的理解。一边老师们要把握适宜的度,三天两头的作业,孩子吃不消,家长扛不住;孩子能力之外的作业,都由家长代劳,对孩子也是收效甚微,着实没有意义。老师们对作业的布置应该更科学化和人性化,避免演变成奇葩作业。而家长们,也不能对此一味否定,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背景色 】 【大 小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