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从“落家厨头”到外烩公司

【网络媒体走转改】宁海“乡厨”的产业化蝶变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1月18日 09:04:54

  记者黄海清

  岁末年初,正是举办宴席最密集的时候,不少去乡下赴宴的人发现主人都把酒席外包给外烩服务或酒席顾问公司。厨师是公司派来的,端菜的也不是村里的亲朋,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设备齐全,动作娴熟,工作起来有板有眼。

  外烩是个外来词,各大搜索引擎对这项服务的解释都差不多:“设宴款客的一种做菜安排,在家中请客,用外间的专人到自家中来做菜,食物材料由到会服务供应者包办,在店方预备,到宴会场地架锅,后期制作便可上桌。”宁海当前流行的酒席外包方式符合外烩业的所有特征。

  这种新生行业,它在宁海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它在给顾客提供更便利服务的同时,又面临着怎样的监管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对该行业进行了调查。

  模式:乡村厨师的企业化管理

  2017年1月12日下午4点,宁海合盛外烩餐饮有限公司接待了一对来自岔路梅花村的夫妇,查看过现场后,确定了一场乡村婚宴的菜单、价格,并签订了协议。当天晚上,该公司咨询服务中心确定由住在岔路和前童的3位厨师和7位服务员负责这次婚宴的菜品生产和现场服务,采购部门向广东、上海和宁海本地的供货商提交了采购清单。

  1月13日,负责这次婚宴的主厨再次查看了场地,确认了操作场所安全,确定了切配、蒸灶、炒菜人员工作的位置,对于需要添置的灶具、桌椅向主人提出了要求。

  1月15日清晨4点,该公司的采购人员收到了长途货运过来的食材,开始采购本地食材,5点多,公司4辆皮卡开始启程,其中的一辆将在梅花村停留、卸下食材和设备;在此同时,周边村镇的3名厨师和7名服务员乘坐各自的交通工具前往梅花村。

  早上6点,所有工作人员就位,开始工作;下午5点多,婚宴开始,一个多小时后,婚宴结束,厨师开始整理设备,服务员开始清洗餐具、打扫场地;晚上8点,工作结束,现场一切恢复原样。

  这就是合盛外烩处理订单的标准流程。在同一天,该公司一共承接了11个订单。

  郑伟成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最早在宁海推出外烩服务的概念。经营着一家文具生产企业的他,经常通过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寻找国外经销商的采购信息,也从中找到了灵感。“我们就是构建连接酒席主办方和原料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中间的批零差价扣除人员、管理开支,就是我们的利润来源,客户其他的要求比如场地搭建、器材租赁和现场布置我们可以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自从2014年11月合盛外烩成立,公司扩张速度惊人,如今业务已经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并在三门县成立了办事处。公司签约了厨师80多名、服务员100多名。该公司的宣传资料显示,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各种宴席1500多场。

  宁海江南一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宁海另一家从事外烩服务的公司,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也已经承接了400多场宴席,并把业务发展到古林、集士港等宁波周边地区。公司负责人丁爱军在宁波有一家同名的生鲜配送公司,在食材购买上有渠道和经验优势,谈起行业前景非常乐观:“酒店办酒席的优势主要在环境上,口味不见得好,加上分量不足,让宁波郊区的很多家庭选择其他场所办酒。事实上宁波已经有这类公司了,除了上门服务,还拥有自己的经营场地。”

  根据业内人士判断,宁海现在证照齐全的外烩服务公司只有七八家,事实上从事外烩服务的公司和个人团体则有四五十家。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