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琴人”吴晓灿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2月27日 09:29:51

 

  3

  这几年,晓灿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在了古琴的教学上。除了宁海,他在宁波的海曙、江东、江北,有着三个教学场所,每个礼拜,他的时间都被切割开来,一半放在宁波,一半放在宁海。晓灿说,有些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有些迷茫,觉得自己是在被什么东西给带着走,停不下来。

  晓灿说的这种迷茫来自于身份上的一个转变。很多年以前,他只是一个古琴的喜爱者,但现在,他却成了古琴的一位传播者。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恋爱跟婚姻的转变。那时,晓灿有着自己的一份生意,养活着一家三口。古琴是生活的某种平衡剂,是他在满足一家三口的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上的一份奢侈品。那个时候,晓灿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一趟绍兴,去师父金少余那里学习琴艺。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从未中断。

  和那时相似的是,现在的吴晓灿也是每周坐车奔波于宁海和宁波之间。相比较那时,现在要更方便,那时,还未有动车,私家车也不普及,每次去绍兴,吴晓灿都是坐长途汽车,中间还要转车。路途遥远,十分不便。但回想起来,那却是好时光,极其纯粹,就像某处有一道光,在吸引着你。而现在,则是周而复始的忙碌,甚至有的时候,看见古琴,他都会觉得它显得有些沉重。

  当然,晓灿自己也明白自己现在做的这件事情,也有它的功德。就拿宁海来说,以前,很少会听到古琴这两个字。但这几年,特别是2012年正学琴社成立以来,宁海学习古琴的氛围日渐浓郁,光是自己,就带了150多个学生。可以说,在整个宁波的县(市)区里,宁海的古琴氛围是最好的。

  晓灿说,做一个曲高和寡的琴人,还是做一个忙碌的传授者,这两者很难有一个轻重的权衡。

  4

  除了专门的教学,晓灿还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各种古琴的推广活动上。很多场合,都有他弹奏古琴的场景。晓灿说,有些时候,弹奏古琴可能显得有些违和。但不管怎样,自己还是尽量会多出席这样的活动。再违和,只要有一把古琴在,就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坚守在。

  2012年,晓灿成立了正学琴社。琴社成立后,经常举行各种雅集。在古代的中国,文人之间经常会举行各种主题的集会,大家在集会上吟诵诗赋,写字作画,这样的集便叫作雅集。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雅集便是永和九年王羲之组织的一场“曲水流觞”的活动,那一场活动中,王羲之还在酒后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在正学琴社的雅集上,会有掌握了一定古琴技巧的社员上台表演。当然,除了琴社的社员外,每次雅集也会吸引许多爱好传统文化的人士前来参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雅集不仅是琴社的一次聚会,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普及。

  晓灿说,学习古琴,不能只凭一点新鲜感,要有态度,要有对古琴的真心的热爱。现在虽然整个学琴的氛围好了,但遗憾的是,这么多学生中,很难出真正的专业的古琴弹奏者。理想的状态是,自己能够带一个传承班,学生的年纪轻一点,学的时间能够长一点,固定一点。回想起自己练琴的这段时光,吴晓灿说,古琴的门槛并不高,但要弹好并不易。自己也是在练习了三四年之后,才听到琴声里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所以,只有时间长一点,自己才可以带出几个真正专业的学生来。

  古人携琴往山水里走,而吴晓灿携琴是往闹市里走。晓灿说,心里头,他向往的也是古人的生活。但人终归是要入世的,有些事情,尽管不情愿,但做了,就要用心去做。

  来晓灿这里学琴的学生,大多没有古琴的基础,每一次,他都需要从最简单的指法开始教起。对于已经弹了十多年古琴的晓灿来说,这种单调和重复是让他感到有些疲惫的。

  有时,他也会烦,但他从来不会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他会悄悄地走到一边,一个人弹一首《流水》。对于晓灿来说,这个时候,已经成了他难得的独享的时光了。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