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从二十几岁到九十多岁

深甽有位绑扫帚的老奶奶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3月21日 08:45:30

  记者潘旭婷

  “哎呀呀,我就缚把扫帚,你们怎么有那么多人来拍啦。”3月15日,家住深甽镇赤岙村的俞来球老人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家道地里,剔着竹丝,准备缚扫帚。看到我们拿着相机对着她“咔嚓、咔嚓”,很是不好意思。

  今年94岁的俞来球老人,缚起扫帚来一点都不马虎。拿着竹梢子,剔下竹丝,然后又将竹丝一小捆一小捆绑起来备用,等材料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回屋拿来一把斧头,坐在长凳上,将斧头踩在脚下。只见斧头的长柄上缠绕着几圈布条,老人将斧头上留出的长布条在竹棍上猛扎了几圈,接着再放一把捆绑好的竹丝,然后再猛扎布条。正当我们感到费解时,一旁的邻居解释说,老人是用斧头来借力呢,这样才能把扫帚绑得紧。就这样不到半小时一把扫帚就成型了。正当我们以为完工时,老人又拿起镰刀,将那些特别长的竹丝修去,然后又拿着几块毛竹“撑”将竹丝固定好。这样一把扫帚一般能卖到15元,而老人缚的扫帚基本上都被附近的企业“抢”走了。

  “材料准备好,缚起来还是快的。现在老了,竹山爬不上去,竹梢子没有,所以缚扫帚也是有干没干的。”就院子里的那几根竹梢子也是她央着孙子砍下来,给她解解闷。“他们都觉得我老了,不让我缚。不缚扫帚,真的没地方去。”老人不免跟我们“告起了状”。

  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老人,一直就没走出过大山,她说去得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西店了。那个时候是为了卖扫帚,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担着扫帚一路走到西店,渴了就到别人家里讨点水,饿了就咬几口自己带的干粮,等卖完最后一把扫帚回家时天都黑了。“幸好孩子们都还懂事的,每次总会烧好晚饭在家等我回来。”回忆起这些,老人眼眸中闪现出一种母亲特有的光彩。

  临近中午,老人家的大半个道地都被阳光浸润着。抬头是满目苍翠,郁郁葱葱,成片的竹山将这小山村营造得更加静谧,只有风吹过,才有一阵“沙沙沙”的响声。看着老人熟练地或缚,或剔,或削,听着尘封在岁月里的故事,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老人八岁就过门当童养媳,一直过着苦日子。“以前都是为一日三餐忙,每天忙得团团转,饭还吃不饱。”老人一共有7个子女,在她还是壮年时丈夫便撒手人寰,当时最小的孩子才5岁。“白天忙田里的活,晚上舍不得点灯就摸黑缚扫帚,孩子们就给我打下手,一个晚上能缚好几把。”清苦的生活,让这个女子变得像大山一样坚毅。“最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享福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孝顺,政府还会给我们发‘工资’,换作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山村的四季总是最分明的,绿是那成片的绿,红是那满目的红。闭目深吸一口气,那清润的空气直抵心脾。老人说,现在的生活很知足,缚着扫帚感觉自己还没那么老,卖卖扫帚赚点小钱,总感觉自己还有用场。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