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视点 正文

走出“大宅门”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3月27日 08:51:48

  涧泉

  “女儿初中时喜欢班里的一个男生,被我们阻止了,现在后悔死了,当时就不要管他们,让他们去谈好了,现在我也不用操心了。”“还是以前好,婚姻可以包办,我们包办了就好了。现在整天宅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上哪儿找对象” “他每天回家就对着电脑上网,一天只吃一顿饭,爸妈说十句他答一句,既不和同学玩也不出门”……想必很多人对这样的话都不陌生,虽然不乏荒谬,却是现实的投射。父母希望孩子多参与社交,而孩子却宁愿做“沙发土豆”,懒得出门也懒得说话,父母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交织成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病。

  网络的普及成就了“宅”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不必出门就能知晓天下事,不用逛街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不必舟车劳顿就能和远方的朋友畅聊如晤,高科技催生了一众宅男宅女。“宅”有很多种,一种是自愿选择,有网络,有手机,有游戏,“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宅”自由自在、心满意足。一些人将“宅生活”延伸为网上创业,成了自由撰稿人或网店掌柜等,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宅”的背后,有一整套健全的供应、保障系统支撑,这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有一种是担忧社交成本太高的,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旅游出行,人不要太挤,花销不要太多,反倒是“宅”在家里省钱又省事,社会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们的选择;另一种则是“宅”在虚幻世界里走不出来的,这是心理疾病,得治。

  如果说身体上的“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思想上的“宅”则会导致对未知事物好奇心的丧失,对公共生活的淡漠,对现实生活感受力、思考力的钝化。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缺乏与人的交往,会导致个人基本社交能力的退化,还真有可能“憋”出病来。而且大部分“宅男宅女”对于上班社交存在抗拒心理,“啃老”的现象也会愈演愈烈。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只有当面交谈才能真切感受到对方一颦一笑背后的喜怒哀乐;宅在家里也代替不了户外活动,只有“接地气”才能体会到真切的身心愉悦。

  所以该出去工作还是要工作,该读书还是要读书,多到户外走走,到外面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这会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爬山等,当你慢慢习惯运动带给你的那种愉悦感时,生活方式自然也就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