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缑乡风物 正文
     高级检索
 
扫墓路上的名胜古迹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4月10日 09:17:16

  潘国贤

  踏青扫墓的时节又到了,我想起年少时跟随长辈出县城到西邻冷水孔祭祖加坟的一段路。

  我家租居县城东南隅八角楼龚家道地。一早出发,穿过梦园假山,到了八角楼,没几步可到卢氏宗祠和白石头。在蔡家巷往北路过司马第巷口即到东大街。左转往西跨过桃源桥到中大街城隍庙后门,过牌坊脚(正学故里坊),到三隍堂、县前、避司弄口、市门头,从鸡行进入西大街,前面有杏树脚、方祠(方正学先生祠)、天官第、城西小学(文昌书院旧址),到登台门(西门)。城外是西门路廊(茶堂),出路廊右侧便是陈长官墓。墓前有三间平屋,供守墓人居住。再往西到崇教寺,靠左走过沿溪一段路,对岸为溪南松树坛;过乌鸦坝后,上去就是元宝岭;走过元宝岭到陈韶烈士碑亭,往前是暗岩路廊(茶堂);出路廊过石板桥,进入冷水孔村,有我冠庄潘氏第25世学军公(1774-1850)与王孺人合葬墓地。坟面为卵石砌,面对状元峰,左侧一支庙里坑水流合坟前枧头坑溪水,近处就是大溪。

  从东到西5里路,古迹不少:

  八角楼:地处缑城东南隅,又名常春楼,明代邑人华九叙为感恩明太祖朱元璋赐名“常春老人”,于洪武八年(1375)建楼,在此供奉圣旨,向北朝拜皇上。后为县内一地名。

  龚家四串堂:为清前期建筑,整座建筑群南起八角楼巷,北至白石头巷,四院相连,规模较大,为县内著名古建筑。

  梦园:俗称“假山”,为清人龚文峰于道光九年(1829)建成,耗银1万余两,一时名震浙东,其构筑之精巧不逊于苏州园林,为江南著名园林。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卢氏宗祠:桑洲田洋卢人为纪念先祖卢原质(1351-1402)而建,又称卢探花祠堂。

  白石头:卢探花因方孝孺案,灭三族,罹难于南京。明万历初,此案平反,族后裔到南京将卢原质“白玉书堂”一方奇石运回故里,放置在东门并建祠纪念。后成一地名。

  白石头井:位于白石头旁,井圈内镌刻“乾隆癸巳正月合地捐修”文,为县城名井之一。

  蔡家巷:相传宋孝宗之蔡贵妃,曾在此居住。城北竹口的蔡家园(蔡家墩)有蔡贵妃祖墓群遗址。1941年4月9日上午,侵华日机3架向蔡家巷投弹3枚,死1人,伤4人,毁房16间,震塌12间。

  司马第:清举人黄映庚于乾隆年间建,“郎官第”“理学先声”匾额分别悬挂在大门和中厅。

  东大街:又名下街,县城东西横贯的大街东段,东起靖海门(东门),西至桃源桥,街边有花楼殿、戏台、云壑园(东门花园),柏屏黄大阊门和黄氏宗祠等古迹。

  桃源桥:建在东大街与中大街之间的淮河上。宋时始建桥,为单孔红石拱桥,著名古桥。后成一地名。

  中大街:东起桃源桥,西至鸡行,北通河头、小北门(望阙门),南通西山殿巷口。

  桶巷:在城隍庙后门对面。每逢集市,木器桶盘在此交易,故名。内有清代广东提督钱梦虎(1760-1824)宅第,称元戎第。

  大米巷:为米行集中处。巷口大街南北横跨着高大的拱门风火墙,这样的建筑,在中街还有几座。

  义井:位于小米巷口。明“方案”灭十族、杀872人,尸体无人敢收,义士马子同捡骸骨投于井,并以身殉之。其井水常赤,万历间吴令莱建亭,题额曰“义井忠泉”。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米巷:亦以米行为主,比大米巷稍狭小。

  正学坊:为纪念明大儒方正学先生(1357-1402)而建,樟木结构,横跨大街。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初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上题“方正学先生故里”。咸丰八年(1858),毁于临海林大广起义军,复建之。同治间(1862-1874)又毁于火,筹款复建。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隍堂:地名,为缑城地势最高处。元朝至顺三年(1332),三皇庙建于旧驿址上,祀伏羲、燧人、神农三皇。南是南大街(今解放路),通大南门(迎薰门),北是钱家墙弄,有边门出入。

  县前:地名,泛指县治(署、府)前一带。

  避司弄:在县前大街南面,古时行人逢有官员出入县衙,即回避入此弄,故名。

  市门头:地名,为街市门店集中点,北有市门头巷通县治横街,横街西面原是庙门前集市处(今为机关幼儿园所在地)。1940年10月6日,侵华日机5架,向西山殿投弹1枚,市门头投弹2枚,造成死30余人、伤20人、毁商店40余家、民房100余间的惨案。

  鸡行:集市时交易鸡、鸭、鹅之类家禽集散地。鸡行北面通河头、小北门,南面有墙弄通西山殿。

  西大街:又名上街、前街,东接中大街,西至登台门(西门)。

  杏树脚:地名,有一株近千年树龄的银杏树,高大葱茏,南面路通上隍畈。

  方祠:纪念“天下读书种子”方正学先生而建,全称“方正学先生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始建跃龙山,隆庆五年(1571))迁于此。

  天官第:为明吏部郎中潘颖立,明嘉靖二年(1523)登进士。

  城西小学:前身是文昌书院,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创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设县第一所官办学校,俗称“县学堂”,民国初年为正学高等小学,后改为城西小学。

  登台门(西门):为缑城六道城门之一。为防御倭寇侵扰筑城池,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动工,三十三年(1554)竣工。城墙全长4931米。出西门的一条石子路,便是通往台州府官道。

  西门路廊:又称登台路廊,出西门第一路廊,先有登台庵,后有路廊和茶堂。长年有吃素修行人士在此烧茶,为过路人提供茶水。

  陈长官墓:陈长官,名佚,五代吴越王钱镠(907-931)时宁海县令,为百姓减轻田赋遭磔杀。宁海史上有“读书种子方正学,为民良吏陈长官”之称。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教寺:在清泉山(崇寺山)下,梁天监元年(502)建在县北为崇教院,唐乾元元年(758)迁今地。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2)改今额。其规模宏大,为浙东著名寺院之一。

  乌鸦坝:为一水潭,潭深水暗,远看好似成群乌鸦栖息在大岩头上,故名。

  元宝岭:在崇寺山南麓,山崖下为大溪,卵石路上下起伏弯曲恰似元宝形,故名。

  陈韶烈士碑亭:在崇寺山脚路边。1927年1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第19军在宁海战役中,中校参谋陈韶率敢死队牺牲于冷水孔。烈士牺牲地在冷水孔西八石田,竖有纪念柱。亭内有“节炳日星”纪念碑。

  暗岩:出西门第一村,有路廊(茶堂),旁有明岩庵。史有载:暗岩旧名雁岩,明万历初,内翰戴愚斋经此,更名明岩,即旧载寺岭也,但暗岩之名仍沿用至今。出路廊过石板桥,一段卵石路铺于官道,石子小而均匀,工艺精巧。

  忆数十年前走过的这条路,看到的是一本历史书。联想到1996年4月27日我县地名学会成立那天,我在《宁海城关路名需命名和更改的建议表》上建议命名:天寿路、孝孺路、三省路、缑北路、长官路等。建议将宁海路更名为中山路。另建议将徐霞客“自宁海出西门”走过的西郊路,改名为霞客路。座谈会上,大家还提出多保留古地名,不要乱出贪大求洋的新地名。因为一个古地名就是一段悠久的历史,而花哨的新地名、拗口的洋地名既无历史依据,也没有生命力!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淡然有味妙趣天成
·放飞家风纸鸢
·跃龙顺利完成村(社)党组织换届...
·樱桃花开引客来
·做好“河小二” 剿灭Ⅴ类水
·桃源街道社会工作宣传周圆满落幕
·梅林街道多措并举优化计生服务
·跃龙草坦头村奏响“治水”新乐章
·跃龙街道启动首个固定献血点
·桃源街道多方联动各个击破消灭Ⅴ...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