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一个女文青的村淘100天

——宁海农村淘宝样本观察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4月19日 09:23:45

  2017年1月8日,陈菊华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开业。

  陈菊华在野外挖野菜。

  岔路镇第二届踏春节,高塘村吸引了众多看花的游客。

  陈菊华,网名柳条非飞,2017年1月8日,她的农村淘宝服务站在岔路镇高塘村开业。这个文弱秀气的四川女子成为宁海几十个村小二中的一员。

  今天,陈菊华的淘宝服务站运营刚满100天。本报将追踪她在这100天的经历,讲述她的村淘故事,发现当前我县农村淘宝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真实地还原村小二所经历的辛酸和苦涩,感动和喜悦。

  我不敢想象40岁失业的景象

  陈菊华在成为村小二前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女工的励志故事。

  19岁那年,她离开四川广元苍溪县的老家,开始外出打工,从广东到宁波,再嫁到宁海。很多人会给她贴上“文艺女青年”的标签,因为她在业余时间徒步、写作、摄影,在县内外户外圈、写作圈都小有名气。

  然而有一天她想到了一个问题:朝八晚五的文员工作,虽然收入稳定,但是每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学不到新的知识技能,没有结识新的朋友,也许到了40岁被辞退就找不到新的工作了。孩子还小,这种情景她不敢想象。

  我必须要趁年轻出去折腾折腾。

  2016年7月,她开始关注农村淘宝。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和政府合作的战略项目,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目的是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宁海农村淘宝项目计划3年内建设300个村级服务站点,覆盖宁海县所有乡镇街道。

  她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她的事业。作为一个淘宝达人,她知道电商社交化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而做社交电商内容服务是一个关键。她的微信公众号《红莲落故衣》虽然只有400多人关注,但读者粘度非常高。

  选择高塘村纯粹是个偶然。2016年第一届王爱踏春节是她第一次踏进高塘,也结识了一群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她又去了十几次高塘村。她在《川北老家记忆》里曾写过“我的老家在川北的一个农村,那是一个风景秀丽、空气宜人、冬暖夏凉的地方。人们都是散居,一层层的梯田散布在整座山上,有些人家住在半山腰,有些住在山脚。虽然有着不同的距离,邻里之间同样是和睦相处。”而高塘村地处天台山脉东端“两山夹一岗”的位置,四周群山环绕、梯田次第分布,像极了她的老家。

  2016年底,她在高塘村租了一间平房,里面刷白以后,准备开设淘宝服务站。她还不知道,她的生活将发生多大的改变。

  我把全村的黑米都卖完了,

  可惜一共只有几百斤

  从开业起,陈菊华开始写《在王爱的日子》。里面有一个故事,村里一位70多岁的玉奶奶拿着一块很旧的手表来找她,要买一块类似的型号的手表。因为不能坐车,老太太已经有6年没出过村了。后来,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帮村民买过衣服买过年货甚至买过床,但是陈菊华知道“网货下乡”只能作为配套服务,这个服务站要想生存下来,只能依靠“农产品进城”。毕竟,高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空心村”,全村500多村民,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大多是老人和学龄前儿童。“网货下乡”的佣金多时一个月有一百多元,少的时候只有几元钱。

  她卖的第一款产品是王爱特产黑米,通过朋友圈发售。这种黑米的品质很好,朋友们有不少多次购买。但是很可惜,村里一共只有几百斤的黑米,很快卖完了。

  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让这里的村民没什么商品观念,种出来的农产品主要用于自家食用,多出来一点就在赶集的时候去卖,卖不掉,就算了。所以村里的生姜、西瓜、番薯虽然高产,但很多梯田都荒废着,因为村民都担心种出来卖不掉。

  然而真正让陈菊华感到郁闷的是物流,她找了几家快递公司,上门收件的价格江浙沪都是首重7-8元。她卖的商品单价不高,这种价格是她无法承受的。为了节约成本,她只好选择一家首重4元钱的快递公司,不过收件在城区。

  每天早上8点,她都会开车去高塘村,下午4点装着打包好的快递去岔路接孩子,回城后先送孩子回家再去寄快递。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一天到晚想的

  就是村里有啥可卖的

  真正的考验来自春节以后。

  黑米、麻糍的畅销过后,迎来了春节。淡季来临了。冬笋、小米、红米、生姜,甚至陈年红豆都被她从村民家里收购来卖,可惜销量很小。

  由于大多数农产品收获都在下半年,陈菊华那时候面临着没有东西可卖的局面。两个月时间,除了兼职做培训学校的授课老师不到千元的薪水,她没有其他收入。

  “那时候,我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村里有啥可卖的。”谈起那段经历,她也感到好笑,“看不到钱,请不起人,还忙不过来。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做,每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她在忙着跑包装设计,动员村民多种点东西可以在旺季出售,忙着帮预售的商品设计文案,忙着自己种菜,忙着刷朋友圈。“看到帮村民卖掉一点东西,他们这么高兴,每天中午叫我去吃饭,或者直接把炒面端到我店里来,我就觉得这件事我还要再坚持一段时间。”

  在那段时间,她到处收集废弃的玻璃瓶、酒埕、贝壳,或者把竹筒劈开做成花盆,开始种植花草蔬菜。“心情需要自我调整,我把店里店外打扮得漂漂亮亮,别人进来心情会不一样,我自己的心情也会不一样。我要做好旺季接待游客的准备。”

  3月19日,陈菊华在微信发了一段文字:“我爸以前送我读书,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我跳出农门,不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几十年以后,我却还是开始种菜,只是和他种的不一样。开明的老爸不仅没责怪,反而大力支持,感谢我亲爱的老爸。”

  12天卖了5000多个青麦糕,

  感谢踏春节

  转机来自于岔路镇第二届踏春节。

  岔路镇政府始终非常支持和关注陈菊华和她的淘宝服务站,开业时的宣传力度就非常大,人民网、《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和《今日宁海》都刊登了陈菊华的故事。踏春节期间镇政府有意识地安排部分活动在高塘村进行。

  3月25日踏春节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开始踏上了高塘村的土地。陈菊华的角色既是导游,也是店小二,带着游客按照自己摸索出来的线路和景点徒步,帮着端菜送饭,还会提个篮子到田间溪边挖一些鲜嫩的水芹菜、野蒜,丰富食客们的餐桌。

  每当游客吃完饭,她会自己检查下餐桌上的剩菜,农家乐的起步阶段,她担心菜的品质影响游客的体验。

  让陈菊华感到最兴奋的是12天卖出了5000多个青麦糕。她又拥有一款爆款产品了。

  你只有爱上一个地方的风景和故事,

  才会爱上那里的产品

  踏春节过后,陈菊华开始推广自己做的四川泡菜和油辣子,动员村民种豆角、嫩姜和朝天椒;同时考虑如何把村民们手里的菜籽油卖出去;把村里的生姜做成姜片、姜糖、姜汁卖出去;把麦饼嫂做的麦饼卖出去。

  要想淡季不淡,只能在产品差异化开发和深加工上动脑筋。这样不但让农产品销售周期更长,也能让村里的荒地开发起来。

  她正在和合作伙伴注册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和家庭农场。她的思路是食品通过线上销售,做到食品安全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齐全,既能保证产品的公信力,也能保护好自己。销售依靠社交媒体,做好内容,把王爱高塘的特质挖掘出来,宣传出去。

  “高塘村有很多原生态、非常独特的东西保留着,建筑、人物和故事,值得好好挖掘。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卖点。你只有爱上一个地方的风景和故事,才会爱上那里的产品。”

  也许这段微信里的话最能表达她的心迹:“没有从商经验,也没有从商头脑,在商业这个领域我如婴儿般。只是想把感觉不错的东西分享给我的朋友,就如王爱这个地方。山高空气清新,如世外桃源般,你可以随意地拔野菜、捉蝈蝈、追蝴蝶,还可以看燕子筑巢,听小鸟叽叽喳喳。”

  记者手记

  陈菊华作为一个新宁海人,在空心村开农村淘宝服务站,语言隔阂,人地生疏,如何才能服务农民,创新农业?同时,她又是一个具备摄影、写作特长的人,具备开展社交电商的禀赋优势。我觉得她是观察宁海农村电商的一个绝佳样本。

  在采访中得知,陈菊华的服务站目前财务上还无法实现平衡,但是走势良好。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也有一些雄心勃勃的计划。

  作为农村电商,陈菊华的主要优势在于内容生产能力强,《红莲落故衣》和《王爱风物》两个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属性要明显大于电商属性,内容坚持原创,读者粘度高。她融入村民和动员村民的能力也很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与村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她的服务站具备“网货下乡”功能,但因空心村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制约,不具备盈利能力。“农产品进城”是她的主要盈利模式,但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季节和结构:淡旺季明显,季节性集中上市,保鲜包装要求高,物流成本高,农业散户生产动力不足。

  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做好服务引导工作,帮助农村电商发展、农民增收。及时发现市场供求关系,开展农产品预售,引导村民科学种植,争取以销定产。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完善工艺指导和食品安全监管,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对全县特色产品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和平台共享,丰富产品线,降低物流成本。(记者黄海清)

 
责任编辑 袁银泽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