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龙骧豹变 怒猊渴骥

——访著名书法家林邦德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5月08日 09:12:13

   终于,前几日,在“原木原森”会所赏画活动中,笔者遇见了富有艺术家气质的林邦德教授。对于外界将他排名为“宁波书法第一人”之事,林教授不太接受,他说,“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不过,宁波自古确实名家辈出,唐有虞世南,宋有张孝祥,明有王阳明、方孝孺,清有黄宗羲、梅调鼎,今有潘天寿、沙孟海。”

  作为书法家和教育家,林教授对这一领域颇多真知灼见。他认为,要成为一名书法艺术家必须要处理好技法和道法的关系,书法更注重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须穷毕生精力为之,方能有所作为。纵观古今书法名家,首先是一个高洁之士,其次是一个饱学之士,最后才是一个技艺超凡之士。作为一名有文化担当的书法艺术家必须以历史的维度,把握时代脉搏,锻造个人风格,只有做到不因袭古人、不尾随时贤、不重复自己才能称得上“当代书法艺术家”。他不遗余力地探索“笔法几何学”、“草书识记学”、“临摹精准要诀”、“创临互通学”、书法“乐学法”等教学研究课题,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极大提高了书法教学效果。

  林教授以德艺双馨而被行业内外广为赞誉。广东晓兰氢能源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琼雄博士慕名来甬找林教授,他认为,林邦德的行草书通篇气韵生动,血脉贯通,有些字与字间虽表面不连接,但上下笔意连贯,隔行不断,首尾呼应,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他的行草书蕴含着原始的生命力冲动,充盈着天地乾坤间的灵和之气,与天地万物同呼吸、共节奏。

  金文楹联《宪则昭明》

  《宁波创意》傅之庭在采访手记《游走于古典与现代之间》中写道,“林邦德身上,有文人的静气,也有侠士的豪气。其人其字,亦古亦今,很难将其囿于单一。其言行神情中,仍有一股子天然的诚挚与热忱,不戒备不遮掩,这让他时不时仍像个少年。有少年的英气与飞扬,又足够厚重,因此别具魅力。”

  《书法导报》副主编、著名书法评论家孟会祥这样评论他的行书——不仅有唐楷、米芾的折中,还有碑派的况味;草书则沿着帖法,上溯二王,但其中也有碑派的况味。历史把他定位于林散之、沙孟海之属的后辈,尉天池、王冬龄之属的余脉……在“革命性”的技法浪潮中,林邦德非但没有掉队,而且挟以功力与经验,颇见异禀。他不是唯技术派,作品中颇见性情;他的技术也不陷于描摹,而是杂糅碑帖,比较自然。

  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曾赞其行草书——取法古代经典,传统根基全面而厚实,而且笔性好,悟性高。技法到位而不失审美趣味性,笔墨纯粹而不失审美丰富性,作品已初具个人面目而无矫揉造作之嫌。相信假以时日必能更趋成熟与完美。

  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先生则以三个“足以印证”全面地评价了林邦德的作品和为人:

  “林邦德的书法作品从六万多件来稿中被千淘万漉,过层层关卡,终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大奖,何其不易!传统功力、艺术才华、独特风格、文化素养,缺一不可!在四年一届的国展中获奖,足以印证其出类拔萃。”

  “林邦德曾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工作者’,执编过浙江省义务教育书法教材,兼任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无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还是教书育人、翰墨薪传,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足以印证其综合素养。”

  “2015年9月间,我应邀出席在宁波举办的一个书法展览开幕式,第一次与同为嘉宾的林邦德谋面。后来,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为我开设的草书专题研修班。客观地说,在很多方面,他是可以教我的,可他甘愿做我的学生。在与书法相关的多领域他都已取得了不俗成果,但他仍要在58岁‘高龄’之际投师深造,足以印证其虚怀若谷与大志远谋。”

  林教授在业界以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和胸怀豁达而著称,他希望退休后继续从事一生钟爱的书法教育事业。正如傅之庭在《游走于古典与现代之间》所称,“对传统经典的深刻体悟,对书法现代阐释的思维视角,加上自身的学养积淀,造就了‘林氏书法’及其背后的智慧之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把书法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强调书法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身份,这是林邦德一直想做的事,也是书法之于这个民族的当务之急”。

  林邦德教授毕生勤勉探索,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呈现于公众视野,在书法艺术和教育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2017年4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图左)与林邦德书法合影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