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一个时代的背影

——北湖小商品市场变迁记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5月19日 09:28:27

 

  县领导考察小商品市场

  碧玉妆成一树高

  1994年,国家对市场实行“管、办分离”政策,工商部门与北湖小商品市场脱钩,由北湖村人自行打理。

  1995年,小商品市场进行第二次改造,主要是把“棚”改成可关门落锁的“屋”,经营户省去了每天把商品搬进搬出的烦恼,笑口像煮开的蛤蜊——合不拢。

  1996年,小商品市场为北湖村创纯利110万元。

  现任北湖副书记、小商品市场场长邬锡彪向记者介绍:从1993年到2013年,市场走过了整整20年的红火期。当时的人们,不逛一逛小商品市场,等于没到宁海。就像到上海不逛南京路,等于白来!

  小商品市场第一任场长是方小宝,以后依次是冯永轲、胡其祥、朱秋川。从1997年到2017年,邬锡彪当了20年场长,堪称年轻的老场长。

  1998年4月,小商品市场实行第三次改造,也是最大的一次改造,形成了我县唯一的集布匹、服装、百货、农具、铁器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集贸市场。

  改造后的小商品市场,形成了几大“人无我有”的自身特色。

  一是五金加工。经营户大多来自“五金之乡”永康,经营着从锄头草耙之类的农具、薄刀锅铲之类的炊具、钻头旋凿之类的工具,直到“高大上”的铁门、保险箱。永康人在这里抛洒了汗水,收获了财富,有18户永康人还在宁海买了屋,成了“新宁海人”。最长久的朱明荣,市场开业就来此淘金,整整待了30年,从毛头小伙子待成了知天命之年。有一年,长街棉农要一种棉花地专用的圆铲,遍寻不着,老朱当当几下,现场打制成一把,棉农很是满意。以后,东路人要圆铲,都会寻到小商品市场。

  二是裁缝成衣。改革开放以后,过去“落人家头”做裁缝渐渐式微,但一些特殊体形、老年人少不了还需量体裁衣,小商品市场就承担了这一职能。鼎盛时,市场有成衣铺达70多户,是宁海裁缝的大本营,现在散布在大街小巷的裁缝店,绝大多数是小商品市场“出身”的。

  三是布匹零售。布匹零扯,宁海老话叫“捣布”,过去只有国营的百货公司、集体的供销社干这营生。1994年他们“转制”后,捣布店成隔日黄花,小商品市场却成了捣布硕果仅存的所在。而且往往与裁缝铺联营,前店后铺,这边嚓嚓剪下布,那边哒哒做成衣,非常方便。难怪有一阵子,小商品市场成了宁海的“女人街”。

  四是服装鞋帽。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发地调节、分流。大街豪店,往往是成千上万元名牌服装的渊薮,而一些低廉的鞋帽手套、老人服装、童装,都集中在小商品市场。

  五是箱包。从孩子上学的书包到女人肩上的挎包,从出门的拉杆箱到上班族的公文夹,在小商品市场应有尽有。最多时,这里专营箱包的有20多户,到现在还有4户。

  故事二:上世纪90年代,小商品市场可谓独领风骚。由于全部是个体经营户,市场内还设有个体工商协会。周边县市考察市场建设、调研个协工作,小商品市场是必到之处。有一年,时任县委书记的陈炳水还陪同市主要领导,到市场检查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一时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

  农具是小商品市场的特色

 

  

责任编辑 袁银泽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