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法在身边普法专栏 > 法制新闻 正文

“互联网+”助力法院“三大机制”建设

【浙江法制报】让司法服务更细更暖更接地气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6月06日 14:52:57

  (摘自:《浙江法制报》2017年6月6日第A0002版)

  本报记者高敏

  身在泉州的当事人要到温州打官司,怎么办?

  日前,福建泉州市民吴先生就近在泉州市鲤城区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仅20分钟,就收到了实际管辖法院——温州瓯海区法院盖有电子签章的立案受理通知书。

  这正是跨域立案释放的法治“红利”。当前,我省法院以“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三大机制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延伸立案,打造“互联网+”诉讼服务和司法为民浙江品牌,形成线上线下、庭上庭下多样化的司法服务能力。

  网上立案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

  吴先生因一起买卖合同与陈某发生纠纷,但陈某远在浙江瓯海,吴先生要从泉州坐6个多小时的动车赶来,长途奔波和出行费用让他觉得划不来。

  电话咨询了瓯海法院后,吴先生得知浙闽法院试行跨省域立案服务,便带着材料就近到鲤城法院起诉。鲤城法院进行形式审查后,随即在法院公文交换系统平台上向瓯海法院推送了受理材料。

  瓯海法院收到信息后马上进行审核,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当即发送盖有电子签章的案件受理通知书、缴纳诉讼费通知书等诉讼文书,并推送至鲤城法院,由鲤城法院将盖有瓯海法院电子签章的诉讼文书打印出来,当场送达给吴先生。

  当前,省委、省政府正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主要针对行政机关办事效率问题,浙江法院自我加压,主动提出“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的诉讼服务理念,全力推广和完善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延伸立案等便民措施,打造“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尽量不跑腿”的诉讼服务模式。

  前几天,湖州的朱律师临下班前,才想起有个案子的立案申请材料还没有送达法院。他赶紧打开电脑进入“浙江法院律师服务平台”,输入信息、扫描上传诉讼材料。之前要来回跑的事情,朱律师都不用跑法院,在办公室里短短几分钟就办妥了。

  第二天一上班,湖州南浔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吴法官审查了朱律师的材料,并进行确认。同时间,朱律师的手机接收到成功立案的信息。

  据统计,今年1至5月,全省法院网上立案156222件,占一审民事收案数的33.25%。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已立跨域案件1144件,其中跨省6件。

  服务下沉让司法为民更细致

  张大妈家住海宁市袁花镇,是镇上的老居民了。今年5月,她到海宁法院袁花法庭办事,感觉到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

  法庭里近300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从导诉咨询、登记立案、诉调对接,到信访接待、自助服务一应俱全,提供了全方位诉讼服务,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类指南、须知、风险告知等指引资料随处可见。大厅周边还配备了休息座椅、饮水器具、笔墨纸张、手机充电、应急雨伞等便民设施。“现在来法庭办事,真是省时省心,处处可见为民考虑啊!”张大妈感慨地说。

  张先生是袁花镇上的律师,以往,查阅案件档案信息、判决书是一件令他头疼的事。“跑到市区法院,光来回车程就需要1个多小时,而且档案室往往人多,基本要排队等候,需等到法院专人查询,比较不方便。”张先生说,自从袁花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建成后,他不仅省去了来回奔波的时间,还可以自主查询。

  原来,袁花法庭在诉讼服务中心还配备了档案服务功能,登记立案窗口配备电子卷宗生成设备,在接收纸质诉讼材料后即时完成电子化,并能保障后续审批环节能即时使用电子卷宗,提供查阅卷宗、扫描、复印等服务。

  让法院诉讼服务资源下沉到最基层,做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诉讼服务,如今,走进浙江任何一家法院,当事人和律师都能感受到“一站式”司法服务带来的便利。

  去年底,浙江省高院新设律师服务中心,为前来省高院开庭、阅卷的律师提供停车、阅卷、会见、更衣等服务,如今律师服务中心已覆盖全省;平阳法院的“法庭义工”和衢州法院的“值班律师”,专门为不懂诉讼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办事引导、信息传达等服务,让司法更有“温度”……

  纠纷化解构建多元大调解格局

  “没想到,才1个多小时就拿到了赔偿款!”收到银行发来的打款提醒短信后,陈某家属激动不已。

  去年,陈某在一场交通意外中不幸过世。因赔偿问题,他的家属将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一并起诉至衢州柯城法院。在衢州市保险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柯城工作室协助下,柯城法院利用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对此案展开调解,促使当事各方达成了赔偿协议。很快,陈某家属就收到了赔偿款。

  当前,衢州法院以“纠纷解决分层递进”为思路,法院积极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对接,充分发挥“最美衢州人”、老娘舅、乡贤、特邀调解员、志愿者等在调解纠纷中的作用,推进诉前调解,推广网上调解,积极构建多元调解体系。

  这是省高院构建落实“大调解”机制中的一个缩影。目前,浙江法院已经实现人民调解窗口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并建立了与医患、物业、道路交通、知识产权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及专门调解机构的对接平台,建立了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的纠纷联动化解机制。

  浙江是个案件大省,“大调解”机制一方面从诉前化解和立案调解两方面着手,将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和审前,在源头上减少进入审判和执行的案件数量;另一方面,一部分具有丰富审判经验、暂时未入额的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充实到诉讼服务中心,专职从事立案调解工作,也可以有效减少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让员额法官能集中精力审理“繁案”“难案”。

 

责任编辑 李乔     稿源 浙江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