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琴痴”徐再平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7月03日 09:03:02

  张东凯

  中国的民族乐器,有“吹、打、弹、拉”四大类,二胡则是拉弦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二胡之声,酷似人之声,就像人的两条声带,空灵蕴藉;它也是唯一能够模拟鸟声马蹄声之类的拉弦乐器;它从民间街头走上专业舞台成为主奏声乐、走进高等学府成为专业乐课,可以说,千年二胡,不是语言,胜过语言,超越语言,它承载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积淀的精华!

  1

  徐再平有一个办公室兼二胡工作室,宽大的玻璃台面下,放着一张泛了黄的黑白照片。这是徐再平小时候的全家照,兄弟姐妹七个人围着年轻的爸妈。

  徐再平的母亲曾经是黄岩越剧团的越剧演员,经常带同事到家里排练,剧团主胡老师的二胡,拉得特别好。一个竹筒上,插一根木杆,拉两条白线,一小束马尾在两根白线间拉来拉去,就能变化出如此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声音来。八岁的徐再平也由此第一次看见了二胡,爱上了二胡。

  随后,徐再平央求已经工作的姐姐给自己买一把二胡。姐姐答应了,几天后,她将一把二胡带回了家。这二胡不是新的,也不是买的,是好心的主琴师傅送的。尽管如此,徐再平依然爱不释手。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事情,但能决定你命运的,就只有几件。而好心的主琴师傅送给胡再平的这把旧二胡,便成了决定徐再平命运的一件事。

  徐再平说,我与二胡相依相伴已经近半个世纪了,我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都花在二胡上,可以说,二胡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

  从物理上来理解,二胡这东西,其实是个不太好伺候的主。它不像钢琴、手提琴那样有音阶音位可循,所有音符的抑扬顿挫,全靠左手的几个手指在两条没有任何标识的垂直线上把控,初学者往往很难入门。徐再平也是如此。

  那时,徐再平家住在城东三坊墙弄一个四合院的大院子里。

  徐再平说,那时,我就在家里开始拉二胡。起初,我不会拉。我想我的邻居也肯定受够了我的二胡声,只是碍于大人的面子不说就是了。

  徐再平从小知趣,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办法,跃龙山离家不远,上那儿去,既空旷,又自由自在,要怎么拉就怎么拉,无拘无束。于是,青翠葱茏的跃龙山,几乎天天能看到一个戴着红领巾怀抱一把二胡的小孩子。树林里,灌木丛中,总能传出不成曲不成调的二胡声。徐再平实在太喜欢二胡了,只要扶着二胡,他就能满足,只要能听见二胡声,他就开心。

  这样的美好生活,一年又一年,过了整整七年。徐再平的琴声也终于从尖叫嘶哑变得平和悦耳,从乱调中传出了哆[来][口]咪发。没有老师,没有曲谱,那时唯一能听到音乐的,就是县广播站的广播喇叭,只要一听到有音乐,徐再平就踮起脚尖听,记牢了就捧着二胡练。他那时的脑子里,除了二胡还是二胡。同学们休息时玩啊闹啊,徐再平就是想啊背啊练啊。可以说,二胡的哆[来][口]咪发就是他上小学时的加减乘除。

  徐再平说,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看他坐在櫈子上有点走神的样子,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道“3×8=”的题目。老师让徐再平回答,徐再平站起来后,脑中想着24,嘴中却脱口而出,哦,是[来][口]发。同学们哄堂大笑。

  就这样,通过苦练,徐再平终于征服了二胡。他第一次能拉出的完整的曲子,是广播里每天都在播放的《东方红》。这谱节奏不快,曲子也相对简单。后来,他又学会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再后来,还有一些电影插曲,出来一个他就学一个,学一个像一个。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