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文林诗海 正文
     高级检索
 
远去的蛙声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7月17日 10:02:39

  谷苗

  今年夏天,我家房子因拆迁,从老城区泊水塘边的大夫第巷搬到了邻近西门城楼的松竹新村。这里环境优美又与徐霞客公园近在咫尺。公园树木繁茂,草坪茵绿,时有鸟儿在此飞翔、鸣叫、驻足,是晨练和傍晚溜达的好地方。我时常在暮色降临时去该公园转悠一番。不久前的一天,夜阑人静,天空泛着星星,当我走在公园西南角时,忽然从山边一池塘旁,有稀稀落落的蛙声送进我的耳朵。蛙声虽远没有以前田野里此起彼伏的雄壮韵律,然一种久违又喜人的感受涌入我的肺腑。

  今晚入耳的蛙声,也因我半个多世纪的城市生活,不知多少时候未曾听到,让我犹如回到孩提时光。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虽然是个海边渔村,然而村庄背靠山丘,村西沿海岸边是一片田园,村后也是田野一大片。春天来临,冬眠的青蛙开始苏醒,一到夏天,在池塘边、水沟旁和山后的水井边,以及成片的庄稼田里或灌木丛中,都能看到青蛙蹦蹦跶跶的身影。它鼓鼓的大眼,浅绿色或灰褐色的身子和白嫩嫩的肚子,在小朋友的眼里,似精灵般的可爱。在大热天,去山边田野捉青蛙玩是常事,把人脸和手臂晒得黝黑也不怕,这是我们小朋友在周日或暑期的一大趣事。

  放暑假了,我往往会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沿着村子的后山,一路赶去山头庵旁稻田的水沟边去捉青蛙。一见到青蛙,大家都是蹑手蹑脚,猫着腰移步过去,张开小手掌闪电般将它捂住,并小心翼翼地放进罐子里带回家里来玩。喂水、喂蚱蜢,一刻也不怠慢。

  青蛙最早还是蝌蚪时,其尾部细细长长,我们就开始捉来,放在面盆里玩,有时玩厌烦了,父亲还会出谜语让我猜:“狗样坐,狗样吠,没有尾巴,没有毛。打一动物。”并对我提出一个条件:猜准的话,玩的青蛙由我自己处置;若没猜准,要依我母亲的意见,说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要好好放归田野。于是,我就急急胡乱猜一阵子,自然无法猜准是“青蛙”,于是乖乖把青蛙放回田野。

  那时夏天的田野,与今不可同日而语,随处可觅蛙迹,时时可闻蛙声。其蛙声有急促、有缓慢、有高声、有低音、有粗犷、也有高亢。记得一个周日的下午,天气闷热,在一场雷雨之后天放晴了,我与小伙伴们赶去捉青蛙时,见到成片的晚稻田里都蹦蹦跶跶着青蛙,多得触手可及,成了“青蛙世界”。不知怎么,雨后的青蛙会出现浪涌般的蛙鼓,纷繁喧嚣,欢唱不休,真是不知疲倦的东西。我家乡青蛙多,然而我姨妈家和姑妈家更多。记得有一年放暑假,我在地处穷乡僻壤的姨母家做客,连续几夜我被这一没日没夜、晨钟暮鼓般的如潮蛙声包围,每晚都枕着这蛙声进入梦乡,早晨又是被这蛙声准时唤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诗句,要是在姨母家,在某个暑日的早晨时诵读,实在是一个生动又美妙的乡村环境的真实写照。

  在城市住着,是很难听到蛙声的,但我们现在就是在农村,与以前也迥异了,这些年蛙声渐渐远去,一些村庄甚至悄无声息,蛙迹荡然无存。据亲友们来城时聊起青蛙的话题,都会惋惜地说,前些年一些餐桌上嗜蛙如命者,一群又一群赶去乡下,到田野捕获青蛙;也有被一些村民捕起一袋袋卖于餐馆的。加之无节制地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毒农药,都会影响青蛙的繁殖生息。先前,一到夜晚就会被蛙声一片包围的村庄,现在也显得寂静多了。

  如今,当听到这一片稀疏也是久违的蛙声,脑海中顿时窜出存留在脑海中儿时听蛙声、捉青蛙、玩青蛙的往事经历,这成为我退休后闲暇之时的一种绵绵回忆。我想,何时还能像儿时那样,经常能听到清脆有力的蛙鸣,枕着蛙声入睡呢?

录入: 袁慧敏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我县知识产权战略扎实推进
·我县持续全面推进社会消防管理创新
·跃龙街道白峤村举行纳凉晚会
·践行青春使命 助力美丽河岸
·梅林街道适龄青年征兵工作顺利开展
·跃龙街道巾帼志愿者争当河道保洁员
·桥头胡街道开展“防溺水、保平安...
·跃龙街道多措施推动村(社)新班...
·梅林街道慰问一线建设者
·桥头胡街道强化夏季地质灾害预防...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