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你被预付卡坑过吗?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7月24日 08:56:14

  涧泉

  “海精灵”关门了,充值卡里还有很多余额没消费;景文百货歇业了,上千元的预付卡打了水漂;永X西安名剪突然就成了星X西安名剪,一句已转让换老板了,之前办的卡还想用就得再充钱;到某洗浴中心游泳却被告知你的卡已过期……这年头,没被预付卡坑过的人估计“凤毛麟角”。

  当下,在餐饮、美容美发、健身、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行业,预付卡消费几乎成为“标配”。办预付卡最大的好处就是享“打折特价”,“充5000返1000,消费再打5折……”面对如此这般的优惠力度,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很难不动心,但老话说了,买的没有卖的精,一动心可能就掉入预设的陷阱,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诚实守信的商家确实有让利消费者之举。在理想状态下,预付卡消费一方面能让顾客省事,不用每次都付现金,还能享优惠;另一方面商家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吸引客源、绑定客户,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看起来“双赢”的消费方式,却由于预付卡市场缺乏监管,导致消费者存进卡里的钱被套牢或打水漂,“馅饼”反成“陷阱”。预付卡欺诈层出不穷,一跃成为消费投诉热点,也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痛点。

  预付卡“陷阱”的套路无非是有效期已过,续费才能用;店铺转让更名,预付卡作废;谎称停业装修,卷款潜逃……在这些套路面前,消费者除了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打12315电话,便无计可施,往往都是自认倒霉,吞下“哑巴亏”。让人气得跳脚的是,每次为了省钱而办预付卡,却一次又一次中了花更多钱的魔咒。

  目前,规范预付式消费的法规主要是商务部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适用范围仅限于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企业法人。而广大非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行业并没有纳入适用范围,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最高罚款也仅3万元。目前大量商家销售的预付卡处于三无状态——无备案、无存管、无监管,这与立法存在漏洞,违法成本太低,相关规定又缺少可操作性不无关系,因此监管部门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显得力不从心。

  资本都是逐利的,指望经营者自律,就好比让一个小偷主动到公安局自首是不现实的,监管部门要走出办公室,主动督促发卡主体备案,将其纳入监管范围。随着预付卡消费模式的警钟不断敲响,寄望于事后维权,不如先自我保护。面对经营者尤其是新开业的经营者做大幅度优惠宣传时,一定要多个“心眼”,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合理的让利和优惠多是不正常的或短期营销行为,甚至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诈骗行为。如果非要办卡,那就尽量选择小面额的短期卡,并及时消费;办理预付卡后,一定要向商家索要正式票据;每次消费后,详细核对所使用产品和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动态;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经营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有利于维权。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