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宁海 正文

【宁波日报】小汀村:文化滋养和乐乡风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08月30日 10:50:34

  (《宁波日报》2017年8月30日第A10版)

  七月流火,酷暑难耐。在农村,一到傍晚,能躲的大都躲家里避暑了,而在宁海县前童镇小汀村的广场上,老人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听戏曲;中年妇女伴着轻快乐曲舞姿翩翩;凉亭里还有借着灯光下棋、打牌的,欢声笑语不断。

  前童小汀村晚。(宁海外宣办提供)

  宁海记者站陈云松

  本报记者孙吉晶

  通讯员董赟

  近年来,小汀村发动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在带活群众文化的同时,促进了村庄和谐发展。

  小汀村是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也曾是全县有名的矛盾村、后进村。邻里之间争山争水老死不相往来,村庄发展困难重重。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前童镇“文化下乡”活动推开后,广场舞、戏曲演唱等活动在小汀村内活跃起来,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这让村委会班子成员看到了希望,他们按村民的喜好,组建戏迷演唱组、舞蹈组、狮子班等7支队伍,新建、提升3个文化广场和5个文化小公园。

  村民自发参与广场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村里还挖掘恢复了“小汀狮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导《婆婆就是妈》等文化作品,不仅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在全县村庄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活跃的乡村文化拉近了村民的感情,久违的笑声在乡村院落流淌。

  村里有两位葛姓人家,曾因宅基地分配问题而水火不容。两位女主人一起参加文体活动,面对面交流,增进了理解和包容,心结打开了,冤家对头变成了邻里帮亲,成为一段佳话。

  78岁退休老党员葛春富发动文体协会会员组团做工作、依托桐柏讲堂明事理做好旧村改造“钉子户”工作的故事,被改编成情景剧《拆来美梦》,用身边的事教育感化村民,孕育村民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观念。其后,该村的危旧房全部按照150元/平方米的标准拆除、村庄道路建设用地按一年500元/亩的标准租用,不仅价格为全县最低,而且未出现一例上访事情。向上向善的村风民风,不仅助力了污水处理、环境整治、村庄道路改建等工程建设,也推动了整个村庄朝着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阔步前进。

  小汀村还把文体协会作为村民之间、干群之间、村内外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沟通交流,把群众想法说出来,把对干部和村庄建设的意见发表出来,同时邀请县内外的一些文艺专家授课,将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引进来,较好地拓宽了干部群众的视野。通过文体协会搭桥,成功引进了投资3000万元的宁波裕合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建成700平方米的村级集体厂房以及农业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村里的青壮年也从外出打工转向回村创业。

  依托文体协会,小汀村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开展文艺活动讨论,村委会也借助该平台积极开展意见征求、决策听证、民主评议、民情恳谈等。为提升村庄面貌,村里决定将村内道路由水泥路改建成石板路。然而,村民对建设方案意见很大,有的担心石板厚度,有的担心维护成本,村两委会认真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几易其稿,两次增加石板和水泥厚度才获得了村民的认同。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村民自发成立了“工程监理队”,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认真监管工程建设款项。道路建成至今未产生一笔维修费用,并成为村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村民和村两委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集体感,也倒逼了村干部规范管理。

  矛盾村的变化令人欣喜。小汀村人均收入5年实现翻番,矛盾纠纷下降72.2%,先后获得省级森林村庄、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市级文化特色村、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