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专题2 > 创建浙江省巾帼文明岗 > 工作动态 正文

我县公路首建箱涵破解受淹困局

我县公路首建箱涵破解受淹困局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11月23日 14:30:26

(深化走转改 记者走基层)

记者 周韵健  

通讯员 梅祥瑞 赵士超

“每次下雨,建新老厂区门口附近就会受淹,一被淹就容易造成拥堵。”提及正在施工的甬临线宁海段(K60+2233-K64+450)路面大修工程,在梅林街道一家银行上班的陈女士记忆犹新。“希望这次修路能彻底改变受淹路段的尴尬局面,让道路真正通畅起来。”

挖掘路面、运输泥土、浇筑箱涵……在该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派忙碌的建设景象。据了解,该工程起点位于象西线简易菱形互通交叉口,终点位于兴宁北路交叉口,全长约4.217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每小时。“甬临线进行大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条路到了‘退休年龄’。”县公路局路桥处负责人曹坚强告诉记者,该路段原为我县第一条双向四车道公路,建成于1996年,设计年限20年,近年来每天车流量达到4至5万辆,超年限、超负荷运行造成水泥路面时常出现沉陷和碎裂,影响了正常的车辆通行。因此,“白改黑”迫在眉睫。

混凝土路改为沥青路,也就是传统的“白改黑”工程。而这条路不仅需要“白改黑”这样的表面修理,还要进行“大手术”——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原来,建新老厂区段处于该公路地势最低点和渠道下游地段,再加上出水口排水不畅,所以一下大雨就“水漫道路”。“要解决道路受淹难题,箱涵建设是关键。”在施工现场,曹坚强指着路面下的箱涵对记者说,“看,这个箱涵像不像人民路地下商业街的构造。”相比边沟排水,箱涵处于地下不占用路面土地资源,且2米乘5米的双洞设计,设计流量达22.35立方米每秒。根据地势高低和道路施工需求,这里将建设1.6公里大小不同的箱涵,这在我县尚属首次。而其余路段将铺设直径1.5米的排水管,并在胜建桥、梅林街道办事处、二职高附近设置了三个排水口,让雨水能尽快排到周边河道中。

按照设计,该段路不仅建有雨污分离的排水系统,还建有横向综合管线等设施,使公路的功能更加完善。至10月25日,工程已完成施工便道、临时交通管制安全设施设置、箱涵520米、碎板800米、雨水管1200米,完成投资2800万元,工程进度40%。“该段公路衔接桃源路、兴宁路,是城区连接北部乡镇的要道。项目完工后,将大幅提升排水能力和车辆通行能力,有效缓解进出城及城区的交通压力,让过往车辆通行更便捷、更顺畅。”县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 谢巧萍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