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正文

麻 糍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7年12月11日 09:28:28

  仇叶祥

  宁海人作兴在重要的日子做一种叫麻糍的食物,因为麻糍是在石臼里捣出,因此,做麻糍又叫捣麻糍。每逢清明、七月半、重阳、过年等重大节气,或者遇到儿子结婚、女儿出嫁、老人祝寿等喜庆日子,都要捣麻糍。尤其是年夜麻糍,那是家家必捣,数量之多,场面之大,让现在的人无法想象。

  有人认为捣年夜麻糍,是拉开过年的序幕,且不知那时捣年夜麻糍,开春就要着手准备了。春播时挑选最纯正的晚谷种,种晚谷的田要肥沃,还得水源丰富,排灌条件好,才能旱涝保收。待到稻谷成熟时,要单独收割、单独翻晒,单独储藏,才能保证它的纯净度。快到年关了,把晚谷挑到碾子间去碾成米,碾好的米用糠筛、米筛筛去谷糠。当看到晚米颗粒饱满,并呈半透明如玉色时,才吃下定心丸,知道今年捣的年夜麻糍一定会不错。

  冬至过后,西北风一阵比一阵吹得紧,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捣年夜麻糍的时间也就到了。主妇们先把晚米放在缸里浸泡,浸泡一周左右,拿出来冲洗,把米泔水冲洗干净,让家中的男劳力挑到碾子间去碾粉。

  在我记忆中,我的老家仇家村有2间碾子,碾盘用红石板制成,滚圆滚圆的,立起来比人还高,南门外徐霞客大道上立的,就是这种碾子。但碾子也要分大小,大碾子碾槽低,容易进灰尘,碾米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米还可以用水淘洗。但碾粉则不同,要用小碾子,用青石制成,碾盘小,却厚,可有效防止尘灰进入。那时,仇家村和隔壁的杏树村只有一个可碾粉的碾子,年夜麻糍碾粉,需要早早登记排队。登记表张贴在碾子间,一目了然。轮到你家,不管是刮风下雨,也不管是半夜三更,都得照常进行,家家都得按顺序进行,个个不得脱位、越位。

  碾粉时,要把浸泡过的米放到碾槽里。米快要碾成粉时,会粘连在碾槽上,需要用镬铲不停地铲松。只有这样,才会把麻糍粉碾得细细的。碾粉时需要足够的人手,有人赶牛、有人在碾槽上铲粉,有人把碾碎的粉拿去筛,筛粉得有2-3个人。剩在砂筛上的粉头,送回碾槽碾,最后剩下的粉头,拿回家放到石磨上磨。

  碾槽加高了,馋嘴的牛很容易偷吃到米粉,这时人们会给牛套上用竹片制成的口罩,防止它偷食米粉。那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外公家养的牛,从来就不会偷吃槽里的米粉。

  外公姓华,据说祖上在白龙潭村居住,迁居到杏树村也有几代了,人丁不兴旺。到外公那一代,还是他俩兄弟。兄长去世后,侄子搬迁到前王村外婆家,杏树村只剩下外公一户华姓人家。他住的道地,在杏树村中央,叫华家道地。这是一个有穿堂的四合院,走进阊门是小道地,走过穿堂是大道地。大道地、小道地、沿阶用卵石铺成。堂前口挂着牌匾,上书“华积善堂”四个大字,笔划苍劲有力,是前清留下的。独户人家村里没有祠堂,老祖宗的牌位就放在大堂前里面。

  外公个子不高,人长得很精练结实,手勤脚快,是一个典型的老农民。他特别善待耕牛,把它当成不会开口说话的伙伴。牛栏间屋夏天通风,冬天暖和,牛栏里也总是用稻草填得干干的。冬天墙壁上挂满了番薯藤,每天早晚,他会把番薯藤、稻草用铡刀铡得短短的,用热水泡软,拌上油饼喂牛。春耕冬种季节,还会给牛喂鸡蛋老酒,因为照料得好,外公家的牛长得圆滚滚的。他养的牛,好像通了人性,只要外公赶着它去耕田、耙田,从来都不会偷懒,不需要外公用竹梢去催打。进入碾子间,拉碾盘碾粉,知道这是个干净的场所,进去前,把屎尿解得干干净净的,更不会偷吃碾槽上的米粉。

  外公膝下有4个儿子、3个女儿。4个儿子,又生下6个孙子。华氏家族,总算兴旺起来了,他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为了家庭更热闹,他把3个女儿都嫁在仇家、杏树村。每年约大家一起捣麻糍,那样既能互相帮忙,更能图个热闹。当几十个人欢聚一堂时,就是老人家最开心的时刻。外公是大户人家,年夜麻糍要捣五六百斤的米。

  我家和姨妈家碾粉,都用外公家的牛。牛一天到晚拉碾盘,中途要解大小便了,它会轻轻地叫一声,外公就知道该让它去方便了。解完大小便后,外公用手抚摸牛的项、背,嘴里唠叨着辛苦之类的话,并给牛喂鸡蛋老酒。牛好像懂得外公的心思,“扑哧、扑哧”轻轻地打几个喷嚏,口中吐出一团团白气,温顺地回到岗位、卖力地拉起碾盘。

  我母亲是外公的长女,我是外公最大的孙辈。外公属老虎,我也属老虎,他大我48岁,特别喜欢我。我渐渐长大了,懂事勤劳,一般的农活,外公一点就会。外公喜欢吃糯米圆,我也喜欢吃糯米圆,外公就更喜欢我了。外公家要造房子了,我和他一起去抬砌墙的石头。我个子矮,抬前头,外公抬后头。外公认为我年纪小、力气小,抬石头的杠,重心大部分要放在他那边。我想到外公年纪大,杠的重心应该放在我这边。祖孙俩争来争去,谁也不让谁,最后还是决定把重心放在中间。随着我个头长高,力气增大,我和外公换了个位置,外公在前,我在后,杠子的重心也一次一次地向我这边移动。外公逢人就说,我家大外孙懂事、乖巧,能吃苦,将来一定有出息。外公喜欢喝酒,缸里酿着糯米老酒。我每次去外公家,碰到外公在喝酒,外公总会叫我喝两盅。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袁银泽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