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县外媒体看宁海

系统治水,治“病”治“心”双管齐下

【宁波日报】平原水乡长街治水记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2月07日 13:56:13

  (《宁波日报》 2018年02月07日第9版)

  本报记者孙吉晶宁海记者站陈云松通讯员苏敏宣

  地处宁海最东边的长街镇三面环水,镇区水网密布,河道总长300多公里,约占全县河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然而,由于平原河道水体流动性差,水质多为Ⅴ类水和劣Ⅴ类水。

  “宁波治水看宁海,宁海治水看长街。”去年,宁海县提出“奋战300天,消灭Ⅴ类水,提前两年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目标,并把长街镇作为全县治水攻坚的主战场。

  治水时间紧、任务重,这让长街镇村干部倍感压力。

  一年间,长街镇干群以最强合力推进Ⅴ类水剿灭战,奏响了“全域剿劣”的最强音,治水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通过市“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和省治水“剿劣”验收。“河道病历卡制度”“河道党支部”等做法被省市相关部门宣传推广。近日,笔者深入长街镇的河道、干线和村庄,感受治水剿劣带来的变化,探寻治水之道。

  把河道当“病人”,建立“河道病历卡制度”

  年过花甲的胡友丁是长街镇石桥头村村民,家住在一干线边上。近段时间,只要天气好,老人就拿起工具,到河道里钓鱼。“以前水很臭,河面泛油光,连螺蛳、小鱼虾都没有。”说起一干线曾经的水质,老人直摇头。

  一干线是长街境内东西走向的河道“大动脉”,全长10.3公里,宽三四十米。一干线流经区域聚集了二三十家企业。由于企业排放水没有纳入管道,长时间的直排导致河道水质越来越差,周边村庄群众怨声载道。

  不单单是一干线,长街镇内150多条河道都存在类似问题。

  正因如此,宁海剿灭Ⅴ类水战役一打响,书记、县长等6位县级领导主动提出要担任长街流域内困难最多、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河道的“河长”。

  “全县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长街,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长街镇党委书记应利勇感慨地说:“去年,镇干部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了治水剿劣上。”

  应利勇告诉笔者,为了让治水有的放矢,他们加班加点走访镇域内每条河,找出各条河道的主要问题,并把每一条河道当作“病人”来看待,为河道建立“病历卡”,在上面标注了主要河道的排污口、养殖场、淤积等情况。同时,分解成239项具体整治任务,明确整治责任人,一条河成立一个专项整治组,一条河制作一张“作战图”。

  针对每条河道不同“症状”,开出“特色处方”,也就是定制一个治理方案。就拿一干线来说,工业污水将通过改造排污系统治理,生活污水将由涉及的村庄负责治理。此前,镇干部和治水巡查小组采取实地走访,仔细查看河道的每一个排污口和每一处污染源,精准查找“病因”,落实初步的排污方案。“以前比较盲目和被动,问题出在哪里不是十分清楚。建立病历卡制度后,哪个有盲区和污染源,都心中有数。这有利于‘对症下药’。”镇农办主任钟建永说。

  一次,一干线河长在巡查过程中,对照河道“病历卡”,找到河道污染源是一家养鸭场。之后,他们迅速与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养殖户思想工作,达成关停意向。到目前为止,长街关停整治165家畜禽场。

  为进一步完善“病历卡”制度,确保长效治水不停步,长街镇每星期召开碰头会,召集沿线村干部现场办公,商讨确定整治方案。同时建立以镇纪委为主的督查组,组织全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每月一次视察,确保整治任务按时间节点逐一按期完成。“病历卡”制度也为精准治水创造了条件。长街镇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形成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239个,镇、村两级签订责任状,实行挂图销号作战。通过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进、销号式验收的无缝对接机制,开展实时治理。河道积淤是个老大难问题。长街镇把清淤治污作为“突破口”,投入2400万元完成主要河道清淤150万立方米。一些镇村干部开玩笑说,“我们把30年的河道清淤债还清了。”

  排污口整治也是一项重点工作。长街镇聘请浙江仁欣环科院对镇域范围内所有市政排水管道、污水接户管道、泵站、排口及各类排水附属设施进行排查,建立排水管网数据库。同时查找原因、分门别类,制定“一口一策”治理方案,列入整治的25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并设置规范的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

  系统治水,河清岸绿景美

  “每次走过公园都会多看两眼,环境美了,心情也好了。”在长街镇工业园区外的江边,不少上班族都对这个公园赞不绝口。去年以来,长街镇在投资800多万元对一干线进行全线清淤的基础上,探索促进水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又投资180万元,安装生态浮岛、生态滤池、推流曝气机等电气设备,种植水生植物。目前,已治理河道近4公里,水域面积约7万平方米。

  临水而建的木栈道、造型别致的木屋民宿,还有河边三三两两悠闲垂钓的村民……一进入总浦塘村,眼前呈现的是一派江南水乡美景。笔者在总浦塘村门前港看到,河面上放置了生态浮岛,种上了菖蒲、莲花等水生植物。随着水环境的改变,如今河道两岸成了村民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据总浦塘村第一书记金赟介绍,镇里共投资96.2万元在总浦塘、深水港、金家桥头、塘里等村实施生态化修复项目,使水质从劣Ⅴ类稳定到Ⅳ类,实现“水清岸绿”。

  总浦塘村村民施叶素家的房子就建在门前港边,已经在这里住了六七年。对门前港的变化,她感触最深。“这几天河水还比较小。等河水放满了,这一带的风景会更加美丽。”

  河多、塘多,这是长街镇浦东村的特色。全村有3条县级河道以及8条村镇级河道,这些河道大都水质不好。上星期二,笔者来到村里时,浦东正在加紧打通一条断头河。

  去年3月中旬,在全省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上,浦东村党支部书记王必选作为唯一的村级代表作了表态发言,既说出了普通百姓的“治水”心声,也代表浦东村郑重承诺治水目标。时间过去快一年了,浦东村的“小目标”实现了吗?王必选欣喜地说,第一阶段清淤作业基本完成。去年12月,村里又启动实施投资1800多万元的农田小水利工程,重点任务是打通断头河道,实现系统性治水。

  如今,流域全方位的改造修复工程正在长街全镇推进。开工建设东部沿海防洪排涝工程,打通4条断头河、拓宽6条瓶颈河,确保水系畅通和行洪排涝安全。投入7000多万元全面推进青珠、新南、浦东等小农水工程和龙浦片、伍山片、岳井片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工程如期建成,发挥效益。

  镇政府还科学制定生态治水方案,实施精准补水。由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计量大学教授、日本治水专家等组成的“治水顾问团”参与治水攻关;生态修复、日本碳素净化处理及微纳米气泡水等技术在全镇河道广泛运用,已完成河道生态化治理30公里;聘请清华大学博士后作为治水首席顾问,开展“控源截污、引清调水、生态修复”;投资2000万元开展流域内工业园区截污纳管工程。同时,加快建设治水“天眼”系统,在重点难点区域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运用无人机巡河,建立水体检测、陆上巡查、空中监管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动态监测体系。

  一个月前,长街又启动实施总投资26亿元的水利PPP项目,用中疏、自排、强排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准备通过3年时间整治长街镇一、二、三、四干线及岳井片等8条河道,拆建13座水闸等配套设施。届时将有效缓解东部平原排涝压力,排涝能力将从原来5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眼下,投资1.6亿元的4个闸门改造工程已拉开大幕。

  建立河道党支部,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去年以来,长街镇村干部争当“治水铁军排头兵”。在镇域主要干线的河道边,随处可见挖掘机作业的繁忙景象,随处可见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治水的身影。

  长街在全镇6条县级河道、20条镇级河道上分别对应组建26个剿劣攻坚(临时)党支部,把“剿劣阵地”建在河道最前沿。选配好支部书记,将河长单位、河道流经村社区、沿线企业的千名党员力量有效整合到治水党支部中。每个支部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项目包干,锻造攻坚铁军。

  依托固定组织活动日,将两学一做、民情走访、先锋服务与治水护水有机结合,倡导支部成员带头包段联河,使党员成为治水剿劣的宣传者、实践者。通过“一河一支部”,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连接到千家万户,组织开展“消灭Ⅴ类水万人大会战”专项行动89次,组建“剿灭Ⅴ类水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涌现出一批有激情、有招数、有实效的“狮子型”治水先锋。如平原村成立村级河港清理8人领导小组,带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两周内就移栽河岸橘树210株,清理露天粪坑19个。

  各治水党支部还设立治水驿站,开设微信“百姓诉求”的“移动办公桌”,切实发动群众力量,有效延伸治水平台,落实专人第一时间收集后台信息并落实相关部门,畅通民情收集平台,确保民情直达、合理解决、及时反馈。全镇实行治水党支部述职评议制度,对治水进展情况“一季度一汇报”,并由“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对其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倒逼责任党支部守河尽责,确保“拆、治、归”责任履行到位。

  治水,更是“治心”。干部为治水日夜奔波,老百姓看在眼里。一些村民也消除了抵触情绪,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尤明校是合成自然村的村民。当得知村里要开展Ⅴ类水整治后,这个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了给家门后面的河道“让地”,二话不说砍了三棵桃树,拔掉了许多花草,拆除了两间小屋,并把原本放养在河道里的20只鸭子圈养起来。

  养殖户王进产的虾塘靠近西浦塘河。为了打通这条断头河,他承包的60亩虾塘“缩水”了15亩,每年损失近10万元。“虽然眼前损失不少,但河道打通拓宽后,水源问题解决了,防洪排涝也有了保障。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也要支持。”常住人口有3500多人的浦东村,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几十万元,能投到治水上的资金十分有限。于是,村民重拾“投工投劳”这一汇聚村民力量办大事的好传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村合力,唱响治水“大合唱”。

  宁海成为全市首个全域水质Ⅳ类及以上标准的区县(市)

  全域剿劣工作提前销号。断面剿劣工作和全域消灭Ⅴ类水工作分别于去年8月和9月通过市治水办验收,宁海成为全市首个全域水质达Ⅳ类及以上标准的区县(市)。目前,全县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14个县控以上断面9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均保持在Ⅲ类及以上,5个县控断面Ⅱ类水质4处,唯一一个县控劣Ⅴ类颜公河下洋顾断面4月至12月水质连续9个月监测均在Ⅳ类及以上;36条县级河长制河道78个断面和10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按省定标准已全部达到Ⅳ类。

  零直排区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剿劣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打响截、治、清、修四大攻坚战,两年内计划投资20.3亿元实施213个项目,2017年完成投资1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累计开工项目191个,完成121个。目前,列入创建计划的长街镇、大佳何镇、科技园区已经完成预验收和市治水办现场验收。

  洪涝供节工作齐头并进。防洪水方面,累计完成投资8.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其中东部沿海防洪排涝工程开工建设,面上小流域治理、五大溪流整治等工程推进顺利,山塘综合整治完工45座,山塘报废完工6座。排涝水方面,完成易淹易涝片区改造3处、提标改造管网7.1公里、雨水管网铺设7.4公里、雨污分流改造7.4公里,清淤排水管网100公里。重点加强东部平原排涝工程建设,开展胡陈港主闸工程建设,水闸挡潮标准和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目前年度计划已经全面完成,总工程量完成74%。保供水方面,加快供水主管建设,新建供水管网5公里、改造供水管网6公里,有效解决了二水厂供水区域安全供水等问题。(孙吉晶)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