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关注灰色天空下的人——精神疾病患者(上)】

走近你关心你温暖你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4月02日 09:26:14

  记者潘旭婷 通讯员王珍珍徐展威

  (本周关注)

  又是一年春来到,鲜花烂漫,乡野间四处可见生命的勃发。在这样的日子里,对一些特殊的群体来说,似乎又要再次面临疾病的好发期。譬如精神疾病患者。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深甽中心卫生院和我县各大医院精神科门诊,走近这群行走在灰色天空下的人。

  走进精神病人的世界

  相较于其他乡镇卫生院,深甽中心卫生院似乎多了些色彩,因为这里除了常见的患者外,还有不少精神疾病患者。

  不大的操场上,一处用铁丝围起的空间特别显眼,铁丝外种满了一圈细密的细竹,圈内外的世界就这样被隔开。3月27日上午9点,圈外是行色匆匆的人,或是排着队候诊,或是跑来跑去拿药、化验。而圈里,七十几个人早已安闲地晒着太阳,有几个人正引吭高歌或是说着只有自己才听得懂的话,偶尔的几句高音,引得圈外的人驻足。透过细密的竹子,圈内的人隐约可见,年老或是年轻。

  “医院里现在住了78个病人,他们中最小的才16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深甽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建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他说病人中住院时间最长的达21年,比自己还早半年到医院。医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住院病人从原先的十几个,到现在的七八十人。精神科医生也从最早的一个,到现在的八个。在这二十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刘建金见证了病人太多的悲欢离合。

  常被当成傻瓜和疯子对待,但内心极度渴望尊重

  老K就是刘建金口中住院时间最长的病人,从发病那天起到住进来,整整21年,他甚至连医院的大门都没有出过。

  今年已经50多岁的老K,年轻的时候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30岁那年,他突然感觉每天都有人在说他坏话,要害他。有时候还跑到同事跟前去质问,但同事否认后,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疑心越来越重,行为也越来越偏激,直至有一天做出了过激举动,才被家人送到深甽中心卫生院。

  刚开始的时候,老K每天吵吵闹闹,经常独自一人念念有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除了过年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来探望他,拿些好吃的东西,昔日的同事、朋友、亲戚他便再也没见过。到了现在,他早已麻木,不说话,甚至连眼神都不愿意给你一个,每天按着护士的指令吃饭、吃药、睡觉,就像一个会呼吸的木头人。“其实,像这样的病人经过前期的药物干预治疗后,完全可以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刘建金说,虽然重症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但只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完全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可惜的是,这里有不少病人住进来后往往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都没有出过医院大门。每天接触的人除了病友,就是医生和护士。去年大年三十,仍有60多个患者留在医院过年,卫生院特地为他们举办了一场联欢晚会,为的就是让留在医院过年的病人能开心点。

  外界的眼光是他们的软肋

  小A也是刘建金的病人,病愈出院后,几天前还给医生们送来了喜糖。

  刘建金说,小A现在在一家超市工作,有时候逛超市能碰到她,但是小A往往假装不认识,只是在他离开时会悄悄塞上一张停车券。“我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生怕别人发现我认识她,那就意味着别人会猜测到她的过去。”由于社会有限的包容度,以及人们的意识还未改观,精神类疾病患者即便病情稳定,或许也得不到周边人一个正常的眼神。

  小C高三那年,无端怀疑别人对他不好,开始变得不愿意跟人接触,不愿上学,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就把刘建金请到了家中。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小C的病情逐渐好转,休学一年后的他重新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还考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小C是我接诊以来恢复得比较好的病例之一,发病时就诊很及时,再加上家属和病人都非常配合,现在即便成家生子后,仍会来医院定期复查。”刘建金说,“其实,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非常介意外界的眼光,他们的内心甚至比普通人更敏感。”如果我们都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疾病患者,张开双臂欢迎他们回归原先的生活轨道,这对于他们病情的恢复非常有利。

  在这里,他们是一群小心生活却被指指点点的人,为了让他们能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他们的家人和医务人员作出了很多努力。不过,相信只要走出这扇门,屋外的花儿会为他们开放;相信只要走出这扇门,会有越来越多温暖的手,拉着他们走出阴霾,因为他们只是生病了。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