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美,是听得到的

——专访宁海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教授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4月23日 08:10:30

  记者潘璐璐

  4月21日晚,宁海大地上回荡着一曲饱含深情的《难忘今宵》,这是宁海籍古琴大师赵家珍在“家乡行”音乐会上的收尾曲目。一曲终了,余音袅袅,寄托着赵家珍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在音乐会开始之前,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从宁海走出去的古琴大师。

  从小的熏陶、名师指导和专业习练

  让她成为“世界一流演奏家”

  赵家珍小时候在宁海西店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住在老街上的爷爷家。她说,古琴,可能就是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因为在爷爷让她看的那些书中,经常能看到古琴这种古老乐器的身影。后来能学习古琴,主要得益于妈妈。妈妈特别支持她弹古琴,说:“你以后就弹这个吧,声音轻轻的,不吵人,蛮好。”

  就这样,十四岁那年,赵家珍开始学习古琴。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招第一届古琴班,父亲建议她报考古琴专业。于是,赵家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路过关斩将,经一番初试、笔试、文化课考试,竟然顺利考取了,从此走上了专业的古琴之路。

  在音乐学院,赵家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听国外专家的讲座式音乐课上。赵家珍说,自己能真正理解古琴这件乐器,一是因为学校的专业学习,二便是这些看似随意的讲座。赵家珍的大学指导老师是吴景略先生,吴先生的演奏风格,对古琴的理解和造诣,在行内都是顶尖的。跟着吴景略先生,赵家珍明白了一件事情:古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标志性的传统乐器,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但归根结底,它是一门乐器,一种音乐的表达方式。

  在音乐学院完成四年的学业后,赵家珍留校成了一名古琴老师。现在,她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曾受邀为《笑傲江湖》《三国演义》《甄嬛传》等多部著名影视作品录制古琴音乐。多年来,出访世界各国,举办古琴独奏会或古琴讲座,被《纽约时报》誉为“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学古琴要有文化积淀

  盲目跟风、附庸风雅走不远

  在赵家珍的印象中,她刚开始学习古琴的时候,全国学古琴、弹古琴的人,拢共不会超过200个。2003年古琴成功申遗以及2008年奥运会上古琴的演奏,使得其后刮起了一阵狂热的古琴风。这几年,全国接触古琴、学习古琴的人,200万都不止。

  “这是好事,”赵家珍说,“虽然这个群体中不免有些人附庸风雅,但任何事情,要取得好的成绩,都需要一颗沉得下来的心,再加勤学苦练。”古琴拥有悠久的历史,自带千年中华文化的“华服”,现在很多人学习古琴,大多数是文化意义上的选择,很少有人从音乐意义上去了解古琴,接纳古琴,喜爱古琴。因此,她带领弘琴古琴艺术团赴国内外各地举办演奏会和古琴讲座,向大家传递古琴这一传统乐器真正的内涵,愿能推广好、传承好古琴艺术。

  面对现在生活节奏快、稍稍有些膨胀的社会,学习古琴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它能让人定一定心,不那么焦虑。从小学习古琴有利于手脑协调,对智力开发,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有帮助。“古琴和其他乐器不一样,它要有文化积淀才能学好,投机取巧是不行的。”赵家珍说。

  让赵家珍意外的是,宁海竟有一群爱好古琴的人,而且总体水平还不错,宁海琴会会长吴晓灿,就是她的学生。“是山清水秀的环境孕育出了宁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习俗,这对我追求古琴艺术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赵家珍说,今年之所以会在家乡举办音乐会,一是受到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广新闻出版局的邀请,二是走遍世界,仍对家乡有一份眷恋和牵挂,宁海是美的,古琴是美的,她希望借音乐会将两美融合,让宁海多一份可以聆听的美。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