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名人轶事
     高级检索
 
罗适与《桐山桥记》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5月07日 08:04:54

  潘国贤

  县城北20里有桐山桥横跨颜公河上,史书记载有:

  《嘉定赤城志》:桐山桥,在县东北二十里,因山得名。宋嘉祐八年(1063),邑人应宗贵累石而建。罗提刑适(罗适)为之记,后坏。淳熙十二年(1185),民张潭仍架木为之。唐守,仲友为之记。

  《光绪宁海县志》:桐山桥在北二十里,宋嘉祐八年(1063),应宗贵建,后废。淳熙十二年(1185),张潭架木为之。唐守,仲友有记,见金石后仍改为石桥。

  《宁海县地名志》(1988年版):桐山,35人。村处泉水西北1.6公里之颜公河北岸。北邻梅林镇境,西南与竹口乡毗连。村边有小山名桐山,即以名村。宋嘉祐八年(1063)在村边颜公河上建石桥。后几经修葺,基础坚实。1953年,县拨款于原基修建宁海县第一座钢螺旋启闭机水闸,称桐山水闸,用以蓄水灌田。

  当时水闸为木板制成,手扳钢螺旋动闸门升降。1958年7月24日,桐山桥下水潭,曾发生山水小学学生王迷毛为抢救两个落水小伙伴而不幸牺牲的故事。

  《宁海县交通志》(1993年版):桐山桥,位于山水乡后坂王村,横跨颜公河(淮河)。初为木桥,建筑年月无考。宋嘉祐八年(1063),乡人应宗贵集资改建单孔拱桥,向为县城通宁、绍驿道古桥。现存桐山桥水闸,清嘉庆年间建造,原为石桥。1954年改建钢筋混凝土矩形板,7孔,跨径2孔6米,5孔2.5米,全长30米,宽3米,高3.5米,有水闸,故称桐山水闸桥。

  罗适的《桐山桥记》文见于《崇祯宁海县志》卷之十。撰文如下:距县东北隅半舍(十五里)之近,有聚落(有村落)焉,曰桐山。而一溪经其中,溪亦因山而毕,会则是溪漱啮堤阯(清溪中筑堤坝土基),汹汹不可御。昔为梁以木济诸行者﹝过去木桥行人多﹞,会是无期月之固,繇(yao)是(由其)往来之人,常病其涉(埋怨涉水之苦)。

  邑有姓应氏名宗贵者,实良民也。其先京洛人(他的祖先为洛阳人)。钱氏迫建国(吴越钱镠刚建国时),始居于此,亦有承制而为校书郎者(亦有承制行事而为校书郎之官职)。宗贵视昔桥之不能固而人病其涉,遂(于是在)一日集其族人与乡之强而有力者议之曰:“桥之为患也,如是吾属余金粟(如果我是有多余钱粮)将何哉?苟能置石而易之(如果能放石造桥而改变道路),其利不易溥(它能换得许多利益)乎?诸君勖(xu)之(勉励各位多多支持)。”于是各捐镪(qiang钱贯)以给其用!召释子普宁(召僧人普宁)以督其役(督其工程劳役),不逾月而桥成。凡植(立)柱二十有五,镵(chan)板(挖土工具及筑桥夹板)二十余钱,总五十万。一邑老幼,四方之商旅,有过而观者,莫不喜欢之。

  噫!东皋野人世服农力穑(东岸乡野之民世代在农田上种收辛勤劳作)而已,非有文史之教也,非有法令之驱也。其守镪啬粟(他们习惯节约银两和米粮),以愚(古板)子孙也,宜矣。而能捐有余之资,兴无穷之利,以起千万人之喜欢者,不其伟哉!使之推大是心,能择子弟率亲戚而教之儒术(儒家的学术),已而成粹美之器。中廉能之选俾德泽仁术有所沾润(清廉能使德泽仁政之学熏陶),其为利也,岂止如是而已哉!彼之喜欢者又岂止千万人而已哉?邑之士民罗适嘉其存心也。余为之序其本末而识之,其同义者之名氏,则附于碑阴焉。

  2004年9月25日,我所制作发行的《北宋名臣罗适诞生975周年纪念封》撰文是: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北宋天圣七年八月十五日(1029.09.25)生于宁海。治平二年(1065)进士,官至京西北路提点刑狱。

  罗适自幼家境贫寒,缩衣节食,勤学苦读,博览群书,广交名流,尤精理学。后人称为“浙学先河”“理学先声”。著有《赤城集》100卷。

  罗入仕首任安徽桐城县尉时,当地巫医风行,涉害不少。罗实施破迷信,革陋习,树新风之策,用科学观念,教育邑人。并亲自研制《伤寒救俗方》施药于民,无数患者,得以医治。此地百姓颂其德“孰活我命?父母罗令!”元祐六年(1091),两浙路苏、秀二州发水灾,负赈灾之责的罗,竟冒欺君之罪,平贷物资,救济灾民。后任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时,时地主权贵骄奢淫逸,草菅人命,土地之争日益激化,历任官吏,无济于事。罗知难而上,秉公办案,惩恶劝善,立“方田法”平息事端,民心安定,呈现生机。时哲宗皇帝下诏书褒扬称“廉平出于天性,视民苦疾,如在于己”,名列“元祐名臣”。适奉圣旨归故里,于宁海南门建“宝敕堂”。

  罗适30余年仕途生涯中,曾任10余处府、县之职,每到一方,牢记执政为民,情系百姓。以水利灌溉,发展农业,改造荒田,修筑道路尤为卓著。曾在黄岩建三闸时,并传文宁海大溪(今洋溪)改水道,靠近县城,便于航运和防洪排涝。年当70高龄告老还乡时,仍不忘家乡事业,积极参与城北淮河和祖公河(同一河道,南段为淮河,北段为祖公河,后易名颜公河)疏通工程。殚精竭虑,直至终年。

  在封建社会中,像罗适这样一生清廉正直,鞠躬尽瘁的官员极其难得。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辉典范。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一市举办“喜迎立夏·网联旗韵”活动
·唐诗的魅力 王学渊教授同乐园开讲啦
·4月份菜篮子商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4月份市民献血创历史单月新高
·宁海民盟获省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县法院探索“小风险免担保”新型...
·朋友圈掀起“砍价”潮 小心“砍”...
·桃源街道:以党建为引领 激活乡村...
·“立夏”斩风头 薰风带暑来
·八面来风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