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宁海平调:古老剧种正在重焕异彩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7月09日 10:20:03

  1

  宁海平调是一种产生在宁海,流传在浙东三门湾地区的地方戏。它起源于明代中后期,成熟于清代中期,兴盛于清末民初,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早期的艺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全家从事演出的“专业户”,演技由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以演戏为生,在封建社会地位很低,在没人请演的时候,他们便只好挑着米箩,携老带少到别人院子里唱“贺彩词”,这种家庭式戏班被人称为“米箩担班”。另一类艺人则相当于票友,他们演唱平调是出于一种爱好,据记载,当时东乡岳井一个有名望的人物蒋楂乡还成立了“有赅班”平调班子。

  到了清代中期,宁海平调进一步走向成熟,一批配套比较齐全的职业性戏班出现。清道光年间的艺人杨景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把子功夫,还自创了一门表演特技——耍牙,杨景岳将其应用在《小金钱》“独角龙”的表演里,为人叫绝。这门技艺传了一代又一代,成为宁海平调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清末民初,平调戏班不断增加,办到了象山、三门、黄岩一带,在农村地区享有盛名。后因战乱相继解散。新中国成立后,宁海平调也几经沉浮。1960年,宁海平调剧团成立,长达几个世纪被视为“土包子”的地方戏曲,成了受政府保护的文化艺术团体,走上正轨。剧团广招人员,加工大戏,开始频繁地巡回演出,并拓展了演出空间,在临海、天台、慈溪等地剧院表演时场场爆满,甚至有观众半夜起来排队买票。但剧团的辉煌至文革时期戛然而止,宁海平调从此走进低谷,淡出舞台。1983年,剧团重启,顺应市场经济需求,在宁海平调剧团的基础上增加了宁海县越剧团的牌子。但平调并未被遗忘,1995年5月,宁海县平调研究会成立,时任会长的黄正智呼吁更多力量抢救、保护、传承这一古老剧种,在众人的努力下,2006年宁海平调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宁海平调传承难的窘境有所好转。

薛巧萍与其他演员在彩排

香港演出合影

  作为宁海平调唯一的专业性保护传承单位,宁海平调艺术传承中心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20多年里,宁海县平调研究会也始终致力于此。近年来,县平调艺术传承中心相继推出《金莲斩蛟》《白雀寺》等平调大戏和一些精品折子戏亮相省、市舞台,使平调重新回归到观众的视线中。今年,宁海平调在香港演出,更打响了品牌,扩大了知名度,提高了影响力,使平调发展迎来了曙光。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