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助力乡村振兴——首届莫干山会议在德清举行

县委书记杨勇在会上交流“宁海经验”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9月13日 08:36:11

  宁海新闻网讯(记者赵燕) 9月11日至12日,由民革中央和浙江省政协联合主办的“助力乡村振兴——首届莫干山会议”在德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主持开幕式,浙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致辞,有关国家部委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同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县委书记杨勇受邀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宁海作为浙江乡村的一个缩影,在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组织等工作上都起步早、见效快,有很多亮点和特色,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杨勇当天分享的主题是《融梦想于乡村》。他说,宁海之所以成为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的举办地,成为浙江乃至中国的美丽乡村示范县,位居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二,最大的特色和经验就是“融合”。

  良法与良俗融合,有效治理在乡村扎根。宁海的乡村治理经历了“人治”“法治”,再到现在“善治”的转变,突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注重以自治“内消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并作为“宁海经验”写入浙江省委全会决定的村级权力清单36条。“36条”是“良法”与“良俗”的融合体,它使村干部做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又充分考虑了农村实际,把“法理”的内核,用农村的“情理”和“道理”呈现出来。近两年,针对村干部的信访下降90%。宁海还以“36条”为主体,挂牌成立了全国首个乡村治理标准化研究所,着力打造乡村治理国标品牌。

  智本与资本融合,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宁海着力构建三种机制:一是既给人、又给物的扶持机制。一方面以“智本”引“资本”,率先以全脱产方式,连续选派三批16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薄弱村、精品村、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另一方面以“资本”引“智本”,今年与国开行合作,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全国示范项目,并创新推出“扶贫贷”“民宿贷”“光伏贷”“创业贷”等金融产品,以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带动各类人才和年轻人返乡创业。二是先整合、后竞争的分配机制,每年整合20个部门9亿多涉农资金,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资金,竞争性地投向最需要之处。三是民主票决、全程监督的推进机制,在全国率先推行县乡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

  颜值与价值融合,美丽经济从乡村兴起。宁海以洁净打底色、以创建促精品、以点线连全域,掀起垃圾、厕所、管线、边角“四大革命”,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标准的垃圾“智分类”,建成全国第一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第一条交通部风景道和遍布乡野的自行车骑游道,打造融党建、文化、产业于一体的“一环八脉”精品线,把沿线的人意山光串珠成链。以《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之名开天下旅游,打响中国旅游日金字招牌,一村一韵发展特色节庆,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入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休闲、银色养老、古色文化、碧色山泉、蓝色海湾、彩色田园、特色民宿“七色美丽经济”,差异化培育温泉、古镇、田园、滨海“四大板块”和“五个版本”特色民宿。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