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缑乡风物
     高级检索
 
紫溪洞考辨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11月19日 10:33:34

  胡克均

  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载:“紫溪洞在(宁海)县西四十里,地幽阻,仅线路。唐宝应元年袁晁据浙东,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击斩之。晁弟瑛从五百骑遁入(宁海紫溪)洞中,光弼驻兵洞口,绝其粮道,其徒竟饿死。今(南宋中期)岩石中得刀剑鼎铛云。”

  又据当代宁海人舒家悦撰《唐代古战场紫溪洞》载:“紫溪洞位于宁海西店横(璜)溪口村西部的天马山后面山腰处,背靠海拔763米的莲花峰(别名鹁鸪尖),面向波浪滔滔的象山港。紫溪洞为一天然山洞,又名仙人洞。洞口最高处为2米,洞深3米,洞内面积约15平方米。

  袁晁(725-763年)台州人,原系台州胥吏,因不满朝廷腐败无能,唐宝应元年,他在翁山(舟山)率众起义,攻下台州,自封年号宝胜(一作升国),连克信、温、明等州,拥众近二十万。次年夏为唐将李光弼所败。袁晁被俘杀后,其弟瑛率五百人退守宁海北乡紫溪洞附近,后被唐军包围,饿死于洞中。紫溪洞外山沟现称鬼叫坑、鬼叫滩,就跟这件事有关。

  综观上述记载,唐朝中期“安史之乱”期间,浙东爆发袁晁、袁瑛兄弟俩领导的农民起义,时间、地点及人物皆一致,惟紫溪洞大小规模却不一致,而且相差悬殊。唐、宋文献记载的紫溪洞可容五百人住宿,而现在的紫溪洞“洞口高2米,洞深3米,面积约15平方米”。不禁引人深思!

  洞窟由大变小,有两种可能:原洞窟或被炸毁,或被填埋。现在的紫溪洞是被破坏后的残迹。袁瑛率领的五百个顽强不屈的勇士,被唐军围困在紫溪洞活活饿死。唐政府或以后某朝政府吸取此事教训,为防后患把洞窟彻底炸毁,如今的紫溪洞可能是当年被炸毁洞穴的残迹;也可能用岩石和泥土把原洞穴填埋了。倘被填埋,那么洞内应留存起义军遗骸,可能还有刀枪剑戟,金银珠宝……

  不禁想起甘肃敦煌莫高窟。此处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历经繁华、沧桑。唐朝后期由于连年藩镇(军阀)割据混战,再加周边游牧民族入侵,导致商旅无法来往,敦煌莫高窟因此衰落。当地居民也无法谋生,纷纷关闭洞窟,远走他乡。自唐末起,莫高窟在世人心目中渐渐淡化、消失、遗忘!时隔近千年之后,1900年(清光绪26年),敦煌莫高窟一个穷道士独自坐在道观旁边晒太阳,边用烟杆往墙壁上敲烟灰,突然听到墙壁发出空壳声,感到奇怪,捡起一块乱石敲击墙壁,顿时裂开一个大洞。他钻进去一看,里面竟是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中央排列着泥塑的、木雕的、铜铸的菩萨,菩萨前陈列着和尚、道士念经用的钟、鼓、罄、钹。在座椅旁边堆放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经卷,还有儒家的书籍、字画……他立即把这些东西搬到自己居住的道观中,恢复其原状后,雇驼马运往兰州出卖,顿时发了大财。不久,这些尘封近千年的文物从兰州外流到北京、上海、欧美各地,引起中外人士关注,纷纷来甘肃敦煌寻踪、考古,莫高窟从此再次扬名世界!

  但愿宁海紫溪洞,当年未被彻底摧毁、破坏,埋藏在地底下的文物能再现人间!

  【有此一说】

录入:袁银泽  责任编辑:袁银泽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最美家风伴成长
·扫黑除恶 共筑防线
·党群心连心 安全大巡防
·消防演练长本领
·户外拓展 放飞心情
·梅林加速推进 梅桥路综合治理
·一笔浸山水 深情寄家乡
·跃龙开展 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
·桃源举办学习会 提升基层党员干部...
·桥头胡多措并举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