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桃源桥  >  缑乡风物
     高级检索
 
记忆中的惜字炉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2月11日 09:43:33

  薛国苗

  我儿时求读的北乡薛岙小学,是民国后期的一所完小。学校设在古祠堂内,有五六个班级学生200余名。每个教室都设有一只竹制的字纸篓。每天下午课完,值日生除了洒水、扫地,还要把字纸篓内的字纸倒到规定的地方焚烧掉,并把纸灰用泥土覆盖好。字纸,是指有字迹的废纸。老师教我们凡是写过字的废纸,都要放到专设的字纸篓内,学生要惜字。

  说到惜字,让我记起过去的字纸炉。字纸炉是专门焚烧字纸的炉子,名称繁多,有惜字炉、化字炉、焚纸炉,还有字纸塔、亭、洞等不一而足。

  这种字纸炉,往往在炉口配刻有意蕰深厚的对联。记得在八九年前,一次单位组织退休干部到上虞的曹娥参观,就在一个叫孝女庙的附近见到惜字炉。其对联与横批都雕刻在炉子的青砖上,字句是“文在炉中化,气由鼎上升”,横批是“文光”两字。同时我还记得几年前,余姚市商业局的老局长邀我去庆典会,在河姆渡有一处叫罗江村的刘家祠堂,东侧有一条小路叫“字纸弄”,据一位长者介绍说,是堂内建有一字纸炉而得名。炉子的两侧刻有:“毋弃六书片纸,只因一字千金”、“字纸成单桂,炉烟结祥云”……精彩的字句联语还有不少,很是珍贵。还记得我们缑城内有一些古建筑,也存有惜字炉一类敬惜字纸的设置。比如从老城区的后街到大夫第巷一带,比如赵家三台墙上,就嵌有褐红色的小方石条,石条上凿有碗口大小的惜字洞。这洞就是过去藏字纸或焚烧字纸的洞。听人说,跃龙山顶文峰塔的塔基,过去常有人把收集起来的字纸拿来焚烧。我年轻时,曾多次见过焚烧后的字纸灰和残纸迹,也有人说文峰塔有惜字重文的含义。上星期六我特地去山顶,见文峰塔边一小碑有文:“(文峰塔)有激励重文风之意。”但到底是否有惜字含义有待查考。岁月沧桑,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惜字炉之类大都已被拆毁,有些地方即便偶尔幸存,也因现代人对其陌生,失去了本来用途。

  汉字是中华文明与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人们历来以惊天地、泣鬼神形容仓颉造字之伟大。惜字炉起源于敬惜字纸的古老民俗,体现了民间对文字的敬重。我们这一代老年人,从上小学就得到教育、熏陶。上辈人的告诫:凡写了字的纸,不得乱丢,不得使用字纸来抹桌揩凳,更不可踩在脚下,连焚烧的纸灰也只能埋入土中或倾倒于江河中让其漂流。记得,我刚入小学读书时,从学校带回写完毛笔字的大字簿,撕下几页上厕所时,父亲从海上捕鱼回家,狠狠批评并挨了两屁股拍,骂我不惜字纸的人是没出息的人,要我以此为训,不再重犯。还记得老辈人常常警示我们小辈:“踩字纸以后会变成瞎子。”所以我们从小就对字纸持有一种敬畏之心。

  一般认为敬惜字纸的民俗始于唐代,至明清更盛。当年还流传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到了民国后期重文敬字的人逐渐少了,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基本消失了,惜字炉也就不受关注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今造纸业和印刷术如此发达,各种字纸来得方便,去得也很是随意。如今,还有多少人在重文敬字呢?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全家福
·金桥社区向老人普及御寒知识
·梅林武装部走访慰问退伍军人
·巡逻不放松 春节保平安
·欢喜过大年
·民宿火
·民俗乐
·团圆饭
·梅林计生协情系计生特殊家庭
·忠诚担当主动作为 实干实战奋勇破难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