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回望岁月创未来

——走进茶院乡杜岙村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7月29日 08:51:20

  记者章莉

  在茶院乡杜岙村,有个小庙叫做圣人殿,它是供全村人烧香拜佛的地方。而在70年前的元宵节,这座小庙见证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历史。

  来到杜岙村,提前约好的村老年协会会长赵时军便领着记者前往这座充满故事的小庙。圣人殿很小,临杜岙溪而建。据说有杜岙村以来就有了这座庙,里头还有一块被岁月冲刷得几乎看不见字的圣人殿碑。

  1949年2月11日晚上,在这个全村热闹庆元宵的时候,圣人殿里却悄悄发生了一件事情:13个年轻人在此宣布成立鲁迅部队,队长赵礼贤改名陈君,当晚至道士桥茶堂缴枪成功。其后又摧毁柘浦(茶院)、儒雅(力洋)乡公所,收缴力洋地主枪械,拔掉毛屿的土顽。就这样,一场由鲁迅部队发起的游击战在茶院乡乃至宁海东部片区展开。

  赵礼贤是土生土长的杜岙人,鲁迅部队里还有赵洪田、赵加凑、赵世利、叶勇亦和丁大宏。赵礼贤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被党组织安排回乡以国民小学教员身份把杜岙村作为基点在周边村落进行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开始,就算真正拿起了武装斗争的枪杆子。

  1948年11月,宁新工委会认为宁海东部片区已具备发展游击武装建立游击区的条件,为此建立杜岙党支部,由赵礼贤担任党支部书记。至此,赵礼贤就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武装创建游击区上。

  鲁迅部队成立后,战士们一路前进,从山沟走向平原,从小村落走向大村镇。由于山洋根据地的建立,武装斗争的开展,天台东乡的解放以及三门的解放,鲁迅部队武装游击斗争的基础就更加扎实了。他们一边与敌人展开交锋,一边发展壮大队伍,为当地解放作出巨大贡献。

  1983年5月,赵礼贤正式离职退休,现年91岁的他与家人生活在青岛。“大伯虽然身在青岛,但心中一直挂念着家乡。”赵礼贤的侄子赵小能告诉记者,小辈们每次看望他,老人都会不停问杜岙的变化,茶院的变化,宁海的变化。“我告诉他家乡修建了花山隧道,杜岙不再是山坳坳了,他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回家乡。”

  记者沿着清澈的杜岙溪漫步在村中,听着赵时军及附近村民们的介绍,也感慨着全村上下为家园所做的一切。无论是河道整治、村庄绿化,还是文化礼堂、登山步道配套设施的建设,都让杜岙村渐渐焕发出光芒。

  2014年6月26日上午,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破声响,盛宁线花山隧道右洞正式安全贯通。这条全长2700米,双向6车道的隧道,让整个杜岙村都沉浸在欢欣鼓舞的氛围中。村委会主任赵广齐告诉记者,曾经的杜岙村很偏僻,交通非常不方便,一天只有一两辆班车经过,时间也不固定。“自从隧道开通了,很多在城区打工的村民都不必在县城租房子住了,回家很方便,村里也热闹多了。”其实,隧道的开通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的交通,更有诸多无形的财富。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村民们相信,这条花山隧道定会带领大家走上致富发展的康庄大道。

  历史不断向前,催人奋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杜岙村把鲁迅部队这段历史重新拾起,再次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正是为了饮水思源、砥砺前行。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孕育革命火种的地方也必将点亮新时代的荣光。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