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筑塘记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9月02日 10:00:51

  3

  1997年8月18日,温妮台风卷地而来,宁海群英塘深受其害。台风中,整个海塘在颤抖:海水浸过了塘地,房屋泡在积水中,所有的作物都被淹没,猪、鸡、鸭一只只漂浮在水上,被潮水越冲越远。

  因消息闭塞,很多村民直到当天还滞留在塘地里。台风登陆时,正遇到涨潮,浪潮一阵急似一阵,如狼似虎猛扑过来。大家一看情况不妙,就拼命逃,潮水紧紧贴着脚后跟,追着人不放。邻村有对夫妻,跑到后来实在跑不动了,只好爬到棚屋顶上,原以为能躲过一劫,谁料到后来,水位越来越高,漫到膝盖,又没过腰部,紧接着,一个大潮打来,两人瞬间被吞噬。

  这一夜,成为很多西溪人的噩梦,这一夜,西溪人辛苦多年围起来的海塘,又还给了海龙王。眼一眨功夫,棉花没了,西瓜没了,猪羊没了,人也没了……台风过后,村民们望着曾经的家园,欲哭无泪。

  可日子还得继续过。没多久,西溪人又起了重新筑塘的念头。徐运涛、俞成友他们多方奔走呼吁。最终,围涂计划提上了日程。当年10月,西溪各大队发动民众抢险堵口,男女劳力踊跃参与。徐家村3个小队,分成14个小组,轮流换班,向越溪出发。新一代西溪人,又开启了新的筑塘历程。善良的越溪人,再次向村民伸出援手。那时候,他们自己受了灾,日子也不好过。但听说西溪人要来修塘,特意腾出房子,供大伙烧饭、休息、吃住。

  父亲开过多年车,得知修筑海塘需要车辆以后,自掏腰包,专门买了辆1吨半的货车,一天几趟,义务接送物资与村民。在那时,西溪人无论务工还是经商,一涉及到修塘的事,请假,关店,都是义不容辞。

  台风过后的群英塘,留下了一个个缺口。海水肆意出入,竹木填塘根本堵不住塘堤的缺口,涨潮了,潮水一冲,竹木就被冲得不见踪影,缺口反而越来越大。俞成友跑到群英塘管理处,说服了管理处的负责人童相本、杨益高,拿到岩头爆破用的炸药,开始放炮取石。于是,20多年前的堵港,再次在群英塘上演:手拉车运来一块块大岩石,投入缺口内,外面叠上草包麻袋,再用土工布放上烂泥,围了一层又一层。过了一天又一天,潮水终于被拦住了。

  事后,有位前来视察的领导感慨万千:你们徐家的缺口最深,但徐家人完工最早,质量也最好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其中,除了各级部门的支持以外,还归功于徐家人的吃苦精神。筑塘时,男劳力一马当先,拉车运石从不停歇;女同胞不甘示弱,迎风冒雨,在滩涂上忙个不停。筑塘、围涂、烧饭、运输,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白天筑塘,晚上,就睡在越溪东白岌。海风吹,日头晒,没几天,黄皮肤变成了黑炭头,但看着堤坝一天天合拢,大伙儿看在心头,都乐在心头。

  遗憾的是,因耕地遭海水浸泡,群英塘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了,西溪人把目光投向经济效益更高的水产养殖。于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将土地承包给养殖户,再按亩收取塘租费。

  上午网蟹,中午收虾,冬天卖蛏。一到收网,蟹虾满仓,刚运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市民们翘首以待,养殖户笑容脸面,而西溪人分到的塘租费,也远远高于往年的种植收入。

  2003年,省重点工程宁海县西溪水库工程开工,3500名西溪人迁离故土,化身为异乡客。祖祖辈辈居住的山沟沟,成了县里的大水缸,往日人烟已荡然无蹑。而越溪群英塘,则成了西溪人的“第二故乡”,除了日常维护、加固,村民们还经常到塘地,看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时过境迁,当年的千亩耕田早已不在,但一个个养殖塘,依旧用另一种方式,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袁银泽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