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政策性农险:探索中稳步前行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9月04日 09:33:08

  农户在查看早稻倒伏情况。

  记者黄海清

  (产经观察)

  8月17日下午五点,夏末的夕阳依然灼人,瓜农邱直成站在他位于长街镇浦东村的瓜田里,正陪同人保财险宁海支公司的工作人员查勘损失。一周前,“利奇马”过境宁海,他的62亩瓜田所有的大棚薄膜全部报废,大棚钢架部分受损。保险公司的赔付,可以让他及时购买农资,尽快恢复生产。相比之下,和他一垄之隔的另一户瓜农的18亩瓜田,由于今年没有购买农业保险,所有的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这一周,我们公司农险部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在乡下查勘,争取10天内统计完所有受灾保户的损失,15天内完成所有赔付工作。”在查勘现场的人保财险宁海支公司总经理助理、农业保险负责人庞伟川告诉记者。

  从8月11日支付第一笔农业保险理赔119.91万元起,到8月28日完成最后一笔理赔,人保财险宁海支公司一共支付了“利奇马”台风保险理赔2082万元,其中蔬菜(瓜果)大棚赔偿1024万元,农产品赔偿1058万元。

  总计2082万元的保险理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受灾农户前期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尽快恢复生产。但是,记者了解到,我县仍然有一定比例的农户没有购买农业保险。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险种设置是不是有什么遗漏?赔偿条款合不合理?为什么与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赔偿金额显得并不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还原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12年来探索前行的发展轨迹。

  30种险种,810万元财政补贴

  政策性农业保险

  为种养业撑起“保护伞”

  “我县共有30种农业险,除了生猪扑杀补偿保险为商业险外,其他所有险种都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建慈介绍说,宁海县政策性农险保险金额、保费规模、险种、覆盖面在全市都名列前茅。

  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依托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行为,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目前,我县政策性农险分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险种和地方特色险种,前者包括水稻、小麦、生猪等,后者主要是地方特色农渔产品,由县市两级提供补贴。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县始于2007年,试点初期险种只有2种,参保农户只有241户,保险保障仅有231万元。经过12年来的宣传发动,险种扩大到30个,参保农户达2.6万户。今年上半年,宁海县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席承保人——人保财险宁海支公司累计向全县农户提供了16.97亿元风险保障;至8月底,共向1285户(次)参保农户支付了3650万元赔款。

  “近几年,宁海对政策性农险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资金扶持力度也是空前的,2017年在原有预算资金450万元的基础上,追加预算到810万元。这个数字虽然全市排名第二,但补贴占农业产值的比例要高于榜首的慈溪。”王建慈告诉记者,县相关领导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非常深入,针对农业突出问题采取的措施非常及时,开发了一系列创新险种。宁海白枇杷曾连续两年遭遇冬害近乎绝收,让产业难以为继,白枇杷气象指数保险的及时推出让果农保住成本,挽救了整个行业。

  仅在2018年,我县新开发的农业险种就有茶叶低温气象指数、杨梅降雨气象指数、柑橘气象指数、南美白对虾气象指数、梭子蟹气象指数等7个;同时,应农机部门与种养大户的要求,新增了纯农田拖拉机损等19项涉农保险。今年上半年,我县又新增了家庭农场、农业庄园综合险,使我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得到了广泛的扩展。

  就保险覆盖面来看,我县水稻、小麦达90%以上,杂交稻制种、生猪养殖达100%,水产养殖超过70%,蔬菜、白枇杷为50%,茶叶及果树类约为30-40%。可以说,政策性农险已经为我县种养农户搭起了一顶防灾减损的“保护伞”。

  

  保险查勘员在统计养殖户损失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袁银泽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