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往事如烟
     高级检索
 
路在脚下延伸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09月30日 10:57:13

  孔祥贵

  我生命中的第一条路,就是我们家的路头格(露天石台阶),路头格下去是墙弄。路头格由溪滩石堆砌而成,墙弄是石子路,叫下墙弄。墙弄有20来米长,前面是横墙弄,右转约10米,再向西到下路头出村。这条路,是我学步的路。开始的时候,下路头格用屁股贴着石头,一格一格迶,上路头格,手脚并用爬上去。在跌倒爬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走路。长大后,带弟妺玩。有时弟妹在墙弄里走,会被绊倒,哇哇地哭,我用脚在绊倒的石子上边踩几下,边骂“坏东西,看你还把我弟(妹)绊倒否”,他们就会破涕为笑,屡试不爽。

  七岁那年到木勺庵小学读书,从家里步行至学校约1.5公里路程。从村口的下路头出去,是一条烂泥路,约3米宽,向北通茶山林场,向南通力洋。大家都叫这条路为马路,路面大部分是泥土,泥土生砂性,不会太粘,有的路段中间有石子路。全村所有孩子到学校读书,都是用双脚走。路沿山而建,能通手拉车。泗周塘转弯处有一段路面是岩石,里侧稍高,在这里常会发生翻车事故,也曾有担酒埕的在这里撞碎了酒埕。或许是由于当时经济比较困难,这个路段一直没有被改造,当地人到这里会特别小心。在木勺庵小学(后改为力洋孔小学)读了5年半,考入力洋中学。在力洋中学读了4年半,其中初中2年半,第一个学期叫过渡班,高中2年。到力洋中学读书,我走的仍然是这条马路,路程从木勺庵延伸到力洋中学,长约3.5公里。从读书开始,除了节假日,我每天在这条马路上奔走,从家里出来,走路头格到力洋中学走了4年半,到木勺庵这段路整整走了10年,路边的水潭、水圳,树木、花草,水田、旱地,弯道、坡度,岩石、石子路,至今历历在目。这条马路没有通过车,也没有跑过马,是我们村通向外面世界最大的路。

  我工作第一站是一市医院,坐车从宁海到一市要经过白峤岭、越溪、七市。报到那天,车站工作人员没有把我的行李及时搬下来,而是将行李重又带回了宁海。车站褚站长联系宁海车站,请一市的过夜车把我的行李带下来,晚上送到医院。虽说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我的内心深处还是萌生了感恩之心。1994年,我到宁波大学脱产学习,刚好宁波段塘在修路,似乎天天堵车,有时需要半天才能到宁波。1996年,我调桑洲镇工作,汽车要爬桑洲岭,来去很不方便,感觉桑洲实在太远太偏僻。

  这些关于路的记忆,既遥远,又新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路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故乡的马路,大部分被淹没在力洋水库底下,在对岸水库顶上,沿山新建了一条农村公路,从力洋直达东海云顶。今年8月29日,我到绍兴看望老师,坐动车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达,半天时间就可以来回。宁海到一市的路,先是白峤岭隧道开通,再是枫槎岭隧道与沿海南线相连,汽车行程由原来的约一个小时缩短为约20分钟。桑洲岭隧道的开通,过往桑洲再也不用爬桑洲岭了。宁海农村,2000年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资源性机耕路持续发展,城区道路大部分完成黑色路面改造,道路质量不断提升。沈海高速,沿海南线,贯穿宁海境内,并且有多个出入口。宁海动车站,有可直达北京的动车。道路交通的巨变,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前,我总感慨脚下的路难走,如今,我依旧感慨,感慨路的变化,感慨生活的变化。无论你站在城市还是农村,路都在你的脚下延伸,让你离梦想那么近。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我和国旗同框
·舞动双扇迎佳节
·红歌嘹亮 喜迎国庆
·激情水务 同心逐梦
·我县举行职工演讲比赛
·铁路事业得到飞速发展
·扫扫二维码 请你来评价
·央视《瞬间中国》节目组采访验船...
·县妇联“姊妹护航”展风采
·团县委开展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