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念好绿色发展“山海经”

——来自强蛟镇的一线调研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19年12月04日 10:21:40

  文/孙吉晶蒋攀吴立高图/吴立高

  沿象山港一带,分布着我市20多个乡镇。

  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近海污染的加剧,“船多鱼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渔业逐渐成为弱势产业。在这一大环境下,土地等资源相对稀缺的沿海乡镇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地处象山港尾的宁海强蛟镇是个典型的半岛小镇,海域面积大于陆域面积,陆域自然资源极其缺少。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强蛟“双轮驱动”,谋划“湾区经济”,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成为宁海县最具活力的乡镇之一。

  “生态优先,念好绿色发展新的‘山海经’。”展望未来,强蛟镇党委书记叶挺信心满怀。

  宁海湾循环经济开发区强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码头

  全域整治打扫“房间”迎客来

  一幢幢蓝白相间的楼房,一条条洁净平整的村道,一处处富有特色的景观……穿行在强蛟镇区所在地峡山的大街小巷,整洁的环境、匠心独具的街头小品让人耳目一新,一股浓郁地中海风情半岛小镇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强蛟镇镇村联动,高标准打造富有海洋特色城镇带来的大变样。

  长期以来,受陆域面积少、人口多等因素制约,强蛟整体面貌落后。特别是镇区基础设施薄弱,处于“镇不像镇,村不像村”的状况。

  而与陆域脏乱差环境形成反差的是宁海湾旖旎的海洋风光。强蛟拥有横山岛、中央山岛、白石山岛等12个大小岛屿,海域水色碧蓝,群岛披翠,鸥鹭翩跹。这让宁海湾赢得了华东地区最美蓝湾的美誉。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当地发展海洋休闲旅游产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然而,落后的城镇面貌却成为强蛟打造滨海旅游目的地的“软肋”。

  在强蛟镇副镇长陈能统看来,城镇面貌不改变,休闲旅游产业难以成气候。“把‘房间’打扫干净了,迎接客人的到来。”他形象地说。

  2018年,强蛟迎来了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的契机。在小城镇整治中,强蛟采取“传统+现代”造景,力求美感。“两横五纵”主干道覆盖整个镇区;老宅中拆下来的铜板石铺成两公里长的特色滨海景观带;首次投用夜光式变色海景栏杆;完成海岸线环岛整治、白石山岛生态修复……项目投资之大,基础设施完善之多,创下建镇以来之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蛟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助资金,实施“九村百宿全景”乡村旅游工程,把全域景观美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渔民增收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打响“美丽振兴”攻坚战。去年年底,峡山成功跻身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并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今年上蒲、骆家坑、薛上岙3个村又申报创建3A级景区村庄。力争3年内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镇旅游发展办主任何和说。

  峡山渔家风情、薛上岙五彩渔村、骆家坑花海经济、加爵科摄影胜地,强蛟已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村落特色。

  拥有1879户近5000人口的峡山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海边渔村,渔业生产曾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如今,整治后的优美环境为古渔村带来了更多游客与商机,鱼鲞、风鳗、牡蛎、海苔等海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转产渔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里计划将几十个明清到民国时期的老四合院进行整体规划,打造集历史记忆、文明传承于一体的现代滨海旅游渔村。”峡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何秀君说。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强蛟旅游“如鱼得水”,横山岛高端民宿、码头创意文化街区、长山岗花海露营基地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宁海湾渔人风情节、半岛山地越野马拉松、摩托艇海岛拉力邀请赛等高规格活动和赛事应运而生。

  小城整治后的振兴路全貌

  地中海风情码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