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4-65510000
新闻传真:0574-65577900
邮箱:nhnews@cnnb.com.cn
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文艺频道  >  雁苍山  >  文林诗海
     高级检索
 
白峤寻古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0年01月20日 15:44:49

  方秀英

  白峤,离宁海城区很近,只隔一座山,白峤岭隧道连接了彼与此。白峤,离宁海城区又很远,虽只隔了一座山,但一边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一边却还是树环水绕的古老村落。

  2005年的时候,徐群飞老师送我他主编的《宁海古桥》一书,那时我对乡土研究兴趣不大,稍加翻阅便束之高阁。过了十多年,年纪越大,越喜欢起老旧乡土的东西。重新翻出徐老师的书,细细品读其中的《白峤三桥》,感慨斯人已去,唯书长留。走进白峤,就从寻找徐老师笔下的三座古桥开始吧。

  福应桥,建于清嘉庆年间(1820年),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古桥就在公路边,出了隧道不远便能看到,旁边还有一棵古樟树依偎着,枝干向外伸展着,似乎要呵护着这桥。据说二十年前沿海南线公路改建时,原设计正好经过桥与树,为了保住它们,村里的干部和有识之士多方呼吁奔走,终于路绕了道,保住了桥和树。

  再往下走,是登瀛桥。光绪《宁海县志》“登瀛桥,在东十里白峤,宋集贤修撰陈行建。”古桥上石板青苔斑驳,桥上少见行人,很难想象曾经有过渔舟归晚、商贾如云的繁盛景象。

  再走不远,到了锁云桥。相对而言,此桥显得较矮小,且没有桥栏杆,似乎失去了桥的功用。历经岁月风霜侵蚀,桥面已凹陷不平,桥楣上的“锁云桥”三字却清晰可见。应可军老先生的博客里说锁云桥路廊有“停车客听街东水,驻马人观桥上云”之联。作为商贾东渡之要塞,为方便过往行人商旅避风躲雨,先辈们沿途设置了好几个路廊,免费供应茶水。如今也是人去廊空,破旧不堪。巨大的石碾子也失去了当年的功用,弃于溪边无人问津。村里人说边上曾有个冬暖夏凉的长方形大水池,周围石板铺设,冬天还冒着热气,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谈家说事,好不热闹,就好比如今的妇女文化长廊。这样的热闹从古代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有了自来水,有了洗衣机,妇女们都自顾自忙,水池也荒凉了。倒是桥边的老樟树惹人关注,老树已空了心,却还是枝繁叶茂。树下,村人们农闲之余歇个脚,纳个凉,聊个天,惬意得很。谈着谈着,不免又怀念起这些被时代淘汰的古旧之物,它们记载着过往,即便没用了,存在着有时也是一种念想。“闲躺”在溪边的石碾子几时又能立在村头呢?那冒着热气的水池能否再看到它冒着热气呢?

  锁云桥前面是一片沃野良田,是后来海港淤积、围塘造田而成的,再往前就是白峤港了。

  沧海桑田,很多东西都随时代洪流湮没了,所幸这三座古桥还架在溪水之上,见证着古往与今来,连接着此岸与彼岸。桥还在,树还在,故乡便还在,所谓的乡愁不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吗?应是村边有树,树边有桥,桥边有人家。所幸,这里一切还在,也希望它一直都在。

  古时白峤港是宁海的主要出海港,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交通以水运为主,白峤港和白峤埠的重要性和繁盛景象可想而知。童章回先生赠我《宁海史迹考》一书中写了谢灵运、李白等文人及唐高僧鉴真、日本高僧奝然等都曾行经于此;戚家军更是坐镇白峤港越溪巡检司指挥决策,揭开灭倭序幕;白峤还有专门的航帮往来日本。水运的繁忙给白峤带来了经济的繁盛,也带动各行各业的兴盛。山里的竹木柴炭通过水路运往外地,外地的各类物资引入白峤,市面由此兴旺。柴行米行样样有,山货海货样样齐,日用百货都不缺,商铺林立,贩夫走卒、羁旅行客、官吏商贾各式人等云集于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峤船主陈世荣的帆船还往来于上海通商。随着陆上交通的不断发展,水路交通逐渐被取代,曾经繁华忙碌的白峤埠头也已荒废,唯余水流汤汤,东去无际。

  货船载着各种货物抵达白峤埠头时,不管是就地交易还是拿到城里交易,货物运输必不可少。当时从白峤到城里要翻过一座白峤岭,山路崎岖,车行不便,南方又少马,这一项工作主要靠“担脚担”完成的,因此白峤有很多村民从事着挑夫的行业,而十里四乡的人也会来此“担脚担”赚钱添补家用。黄鱼捕抓季节,更是人山人海,场面壮观。

  古时白峤通往城里的唯一道路是用细石子砌成的古道,古道逶迤,绵延数里,从白峤通至宁海。造南海沿线公路时,部分古道被公路取代了,还有部分古道幸存着。村干部热心带路,边走边说着这一路的传说故事,如白羊精的故事、碧血宝剑岩的故事、仙人泉的故事等。由于人迹罕至,古道几近荒废,多被杂草柴禾掩盖。村里的老人们屡屡说起,无限感慨,村干部便带头将古道重新清理,得以重现古道风景。林海幽幽,人烟渺渺,鸟声啾啾,穿行其中,如入一段旧时光。汗流浃背的挑夫货郎,各式各样的行李货包,摩肩接踵的行人过客,如电影镜头般一一浮现。再一晃眼,只留金蟾于古道边,寂寞坚守千年。没有了古道,纵有西风瘦马,词曲中“古道西风瘦马”的完美意境再也体会不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如今,白峤仍然是交通要道,但曾经的百舸争流、停舟下马变为千车飞驰、呼啸而过,留给村庄的只有飞扬的尘土与尾气的污染。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有了车,穿越隧道,在山那边的城里赚了钱安了家。古道,被人们遗忘了。

  宁海自古多才俊,学堂书院是孕育地之一。白峤曾是县治所在地,文风昌盛,人才辈出,书院学堂自不可少。据崇祯《宁海县志》的记载“员山书堂,白峤,宋修撰陈公龙建。”问村干部此书院遗迹,他摇摇头不知所终,只带我们去了另一处书院——西楼书房,据说号称民国警察之父的旷世奇才李士珍曾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杂草丛生的破旧老屋,断墙残垣,破壁栏杆斜,仿佛一阵风就会把它们吹倒。原本古色古香的古书房,只余马头墙依然矗立在蓝天下,屋前古老的罗汉松依然精神着。它们坚守着,忆昔日少年儿郎,凭栏杆处,书声琅琅。

  书房前有一小院,如今几乎湮没于生命力旺盛的藤蔓野草纠缠之中了,虫蚊飞舞,难以进入。这么一块幽僻之地,本该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角落呀,月洞门,内庭四方,石板铺地,中有古井,定是文人学子钟爱的休憩地。三杯两盏浓茶淡酒,听师训书声,听虫吟鸟鸣,听冷月无声。

  向人打听关于这个书房的相关故事,皆是隔代不知情。想找一些书房的相关书籍记载,也是求而不得。这也许已是一幢没有多少价值的老房子了,有一天倒塌了,可以在原址上修建更漂亮的新楼。但作为曾经的一个文化传承之地,这样一处难得的教育旧址如果有一天化为尘土,岂不可惜?

  昔日的上县堂、下县堂只留其名,早已成为寻常百姓家了;偶尔还能见到几处老建筑,也已是延口残喘、命不久矣的境况。有几家半新不旧的房屋院子里还残存着古老的石子道地。祠堂门前,白发老人闲坐话从前。文化礼堂前老少齐聚,载歌载舞唱响新时代。我只是个匆匆过客,来不及细寻白峤的古意,天色已晚。

  每个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历史。那些古迹,随着时代的进展,越来越古旧了,越来越失去实际功用了,也越来越被忽视了。请不要就此遗弃它们,埋没它们,而是尽可能地保护它们。因为,它们是优秀历史文化的沉淀,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美丽乡愁。冯骥才曾说过,“一个村落就像一个图书馆里的书一样,不该全都是新书。”岁月可以流逝,人生可以老去,有些古旧东西必将是历久而弥新的,如那古桥、古道、古书房。

录入:袁慧敏  责任编辑:袁慧敏  稿源:宁海新闻网
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 【 默认字体】 【打印本文】 【关闭本页】  
  新闻推荐:
·全县农村工作指导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我县多措并举保障春运期间城市环...
·宁海医疗帮扶工作受肯定
·为文物保护打好“档案基石”
·强蛟“惠农贷”助力渔民增收致富
·百姓热线
·高墙内的年味别样浓
·“泡”在雨中的正月
·这届年轻人的养生方式矛盾吗?
·梅林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图片推荐:
电影《故事之恋》拍摄正酣
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
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
《宁波旧影》见证百年沧桑
西餐大师炼成记
乐享春游
⊕《今日宁海》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