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叶全奖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0年06月22日 17:26:23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茶院乡党委书记储根荣。参加今天的报告会,我的心情既沉痛,又充满着感动。

  4月17日,对我们茶院乡特别是许民村来说,是黑色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我们失去了一位扎根石村、心系村民、恪尽职守、无私忘我的好头雁好书记。

  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报告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叶全奖同志生前的一周:4月13日,他因心脏不适,在儿子的陪同下,带着妻子准备的日常洗护用品,到上海胸科医院复诊,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留院观察。中午11:00我听说他去上海看病,便给他去了电话,嘱咐他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医生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他回复说“我知道的”。但村里因为疫情停滞的项目才刚开始恢复运作,他实在是放心不下,当晚便不顾家人的劝阻回到宁海;4月14日,他如常出现在周二联合办公会议上,和联村干部、村班子一起谋划许民村坟墓迁移、小庵新村、房车营地该如何开展,谋划景区玻璃栈道村集体该如何入股,并定下4月16日召开党员大会;4月15日,我在乡里见到他,他正与许民村联村领导商议如何解决政策处理中的个别难题,最后定下由村干部分线分块逐个突破;4月16日,许民村召开支部主题党日,会上他带领党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并对标安吉余村分析了本村不足,立志要用实际行动比学赶超。当天晚上,他约我聊了许家山旅游开发和村级组织换届的相关事宜;4月17日,他与县旅游集团董事长一起商量许家山旅游开发的下一步计划。回到家,与妻子孩子吃完晚饭独自坐在客厅看电视,这是他一周来难得的闲暇。然而妻子很快发现他的不对劲,6:35拨打120送往医院治疗,8:10医院宣布不治身亡。全奖书记走了,没留下一句话。

  他的突然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悲痛和遗憾,但他那些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深深烙印在全乡党员干部的心中,深深感动着每一个共同战斗过的身边人甚至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这几天,我在村里听见了什么?我听见了村民对他的赞不绝口,听见了村民对他的依依不舍,也听见了村民对许民村未来发展的担忧……

  我是2014年到茶院乡任职,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叶全奖同志。这位村书记给我的最直观感觉,就是“精”。一是“精明”。第一次见面他便“算计”着村里的大项目、小项目,要求我这刚到任的乡长给予帮助和支持;二是“精干”。在谈话过程中,他把自己心里想做的事儿清清楚楚地罗列出了“一二三四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三是“精神”。他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为村民和村集体谋福利上,让我感受到一位不一样的农村干部。6年接触下来,他始终如初,总是围绕大局干实事、破难题,对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第一时间贯彻、第一质量完成;总是出于公心提建议、做参谋,村社换届、项目建设等重大工作,都会毫无保留地提出客观中肯的意见分析;总是为了村庄建设用心思、洒汗水,把满腔热血都无怨无悔奉献在了许民村这方开发热土上。特别是成为兴村治社名师后,更是注重发挥“老大哥”作用,一有机会就给大家传授经验、分享心得、指导解难,帮助其他村社共同进步,让个人的“好经验”变成大家的“真本领”。可以说,叶全奖书记是全乡公认的党性意识强、带头作用好、工作业绩突出的好书记。

  借这个机会,我想分享下百姓心中怀念的叶全奖:

  叶全奖是个心怀梦想、勇于担当的好支书,他用“忠诚”捍卫了任职承诺

  在座的领导和同志,很多人都去过许民村,石头房子错落有致,石板小路古朴幽静,村民生活惬意自在。但在10多年前,许民村却是个“债务多、矛盾多、光棍多”的穷村旧村,几乎无人问津。2006年4月,怀揣着振兴古村的梦想,叶全奖同志听从组织号召,毅然辞去乡办企业副厂长回村任职。许民村最大的优势是石头,最好的发展是坚持走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的绿色道路。“我们要创造一个‘石头村’,只要用心干,石头山也能变成金山银山。”这就是当时刚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叶全奖的梦想。

  “能把我们这个穷地方,从山沟沟里带出去?”当时,80%的村民却坚决反对。要知道,在村民的眼里,这样破旧的小山村是丢人的、山里的农产品需要手提肩扛4个多小时才能到集市里叫卖,甚至几任村主任都是光棍。因为口袋太瘪,村民出门在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许民村人。他们并不想要叶全奖口中的“古村风貌、旅游胜地”,一心只想推倒旧石屋、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面对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眼光,他没有退缩,而是带着全村党员、村民代表赶赴金华磐安的乌石村,让他们知道:许家山有着比乌石村更好的资源,他有决心也有信心带领大家建设一个有品味、有内涵、有乡愁的旅游新地标。

  正是在全奖书记的带领下,短短10来年时间,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像火车铁轨一样狭窄的机耕路,变成了宽敞漂亮的柏油路;原来残旧失修、缺乏人气的老房子,变成了带着美丽乡愁的古建筑;原来枯黄破败、杂草丛生的山林,变成了葱葱郁郁的世外园林。基础设施建好了,村庄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上去了。2019年,许民村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空心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一切都离不开叶全奖的努力和汗水,正是他带着党员、干部和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梦前行,才有了如今的可喜局面。

  叶全奖是个迎难而上、敢闯敢试的好支书,他用“开拓”绘就了古村振兴的蓝图

  如何让一个破败贫穷、生机尽失的“落后村”活起来、富起来、美起来,加快把“原古石村、许你千年”的美好蓝图变成老百姓可触可感的美好现实,是全奖书记想的最多的问题。

  上任初期,村里基础设施差、历史遗留问题多,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聚力攻坚破难。当时许民村整个村庄面临着“吃水难”问题,村民用水主要靠亦长坪的一处小泉眼,每逢旱季,水流便断断续续、时有时无,没水可吃的困境直接造成优质项目不愿进、优秀青年不愿回。他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对接县水务集团,努力争取800万的饮水工程,成功将西林水库的水引上山,让偏、远、高的小村不再靠天吃水,获得村民认可信任。之后,他先后完成了古道修复、村内游线改造、农田整改等10多个项目建设,完成了叶氏宗祠、古戏台等10余处文保点修缮工作。特别是在叶氏宗祠修复过程中,考虑到古祠堂前的水泥地与古村保护规划中的“修旧如旧”要求背道而驰,全奖书记和时任村主任商量铲去水泥地,恢复祠堂原来风貌,可身为叶氏族人的村主任不理解。全奖书记便独自一人开着挖机,挖掉了祠堂前的水泥地,并为此遭受了村民的很大误解。那段时间,他的车子不是后视镜不见了、就是轮胎被扎爆了,不是车门被划伤了、就是玻璃被敲碎了。可他没有放弃,仍然厚着脸皮、耐着性子、带着笑容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想方设法邀请专家到现场考证研究,由他自己亲自把关,对照着老照片,将叶氏宗祠修复成往昔的模样。如今的叶氏祠堂,已是远近闻名的古文物保护点。

  基础设施建好了,村庄环境变美了,招商引资成了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2014年,叶全奖及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多方奔走联系德清裸心谷、上海乐琅湾等知名运行商,以自己的诚心和毅力打动客商,成功引入1.28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一个集高端民宿、特色旅游、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逐步形成。过程中,为说服一名已经搬到县城的村民同意征地,叶全奖先后6次上门拜访,这位村民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漫天要价,但屡屡碰壁的叶全奖依然不屈不饶,终于在第六次时感动了对方。在帐篷酒店项目推进中,村民叶某由于封建迷信思想作祟,加上对政策的不理解,一直不愿迁移,政策处理陷入难解之地。在一次沟通过程中,全奖书记注意到叶某口中夸赞的大儿子在上海开办模具厂,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一直是叶某的骄傲。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小线索,却为政策处理工作敲开了一个突破口。全奖书记只身一人开车来到上海,通过与大儿子协商沟通,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叶全奖是个心系群众、带领致富的好支书,他用“真心”诠释了为民情怀

  在许民村村民的眼里,叶全奖就是一心为民、一诺千金的好支书。10年多来,他紧紧依托石头村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促进村民增收,一刻不忘曾经许下的诺言,“当干部,就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有些村民想开办农家乐,但因为前期投入大,怕赔本,不敢开,叶全奖毅然决定带个头。2010年,他卖掉了宁海县城里的房子,投资300万在许家山村建了“石乡居”农家乐。为了开好农家乐,叶全奖从地方志和其他古代文献中考证出了“农嫁十二碗”,这是以前许家山姑娘出嫁时亲朋好友必吃的十二道菜。城里人都兴致满满地想来尝鲜,叶全奖的农家乐越办越红火。看到“石乡居”的成功后,村里不断有人开办农家乐。而叶全奖却在这时关闭了自己的农家乐,“我只是想起个带头作用,并不想抢他们的生意。”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农家乐7家,直接惠及村民50余人,年收入超过160万元。此外,他将引雁筑巢改为引雁归巢,广邀致富能手回乡创业,曾在天津办厂的叶秀畅就在他的帮助下流转土地30余亩,办起了孔雀山庄,现在的年营业额突破了一百万元。

  2011年,为了村里500亩“花海梯田”项目的建设开发,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带头把自家的好田与村民的差田进行调换,使土地得到快速流转,为项目落地腾出了空间。今年疫情来袭时,他又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头捐出1000元疫情防控,带动党员干部短短5天时间、捐助总额超过6万元。平常工作中,看到哪个党员群众生活有困难,他也总是自掏腰包,尽其所能地帮忙,从没想过要得到任何回报。据不完全统计,仅有记录的捐助,叶全奖就达到了上万元。

  许民村一向有种番薯、做番薯面、酿番薯酒等传统,当地出产的花生、大米、生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口味上佳。当他看到许多游客对这些土特产特别感兴趣,便因势利导,酝酿打造“许家山”统一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净收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一下子,“石头村”土特产声名在外,在许民村村口,村民自产的番薯粉、番薯干、土酒等农产品,不用挑到山下去,只要在家门口摆个摊,往往一下子就能卖光,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是2007年的10倍多。

  叶全奖是个恪尽职守、勤勉敬业的好支书,他用“奉献”标注了人生价值

  对叶全奖来说,许民村就如同他的孩子,为了孩子付出再多都愿意。从当上村支书那天开始,他一直把岗位当考场,十几年如一日地奔波劳碌,哪怕再苦再累也不抱怨,唯一想的是怎么把村庄建设好、管理好。

  今年疫情期间,许家山作为国家级3A景区,防疫压力大、任务重。为了保证不出纰漏,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开始,他就带着党员群众守在卡口,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防疫检查中。有段时间,痛风发作,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走路一瘸一拐,村里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是村里防控‘总指挥’,必须到岗到位;只有每天守着,心里才会踏实。”他不但白天在卡点执勤,晚上还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后来实在疼得厉害、无法下地,才去医务室打点滴,打完后又回到卡点,躺在简易躺椅上继续盯着。这也是他平时一贯的工作作风。村里的事,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不论刮风下雨,事无巨细总是亲力亲为。复工复产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身到景区开放和守好“小门”上。他奔走忙碌,积极对接资金项目支持,今年3月争取到了县农村商业银行首笔100万元的“农心贷”,顺利重启旅游项目和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提升等工程。

  2015年,许民村成功引进了“帐篷酒店”“开元颐居”等高端民宿项目。为了项目顺利推进,也为了减少客商麻烦,他每天连轴转地跑部门、跑资金、抓进度,好像有什么在后头追着,让他快一点,再快一点。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叶全奖的身体逐渐有些吃不消,甚至一度心跳达到了一分钟160多下,他还玩笑说,这是小马达驱动得太厉害,想停都停不下来。他每天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每天在这里,心里才踏实”。

  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强了村庄、富了百姓、暖了人心,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位可亲可敬、爱民如子的农村领头人,一位思进求变、踏实苦干的共产党员。逝者已逝,但精神永存,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才是对叶全奖同志的最好告慰。我们会把学习叶全奖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变为推动茶院对标赶超、争先进位、实现发展目标的一次更深入、更广泛的动员,将他的精神转化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动力、推动“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强大动力、推进茶院各项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以他为榜样,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埋头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众志成城的合力越来越强、转型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向前发展的态势越来越稳。

责任编辑: 张颖    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