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接力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0年11月20日 10:34:07

  徐友苗

  如今的光盘行动,总令我想到儿时——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对四五十年前的人们来说,别说是“光盘”了,恐怕连盘里的汤汁也都成了美味。

  从小,父母就告诫我们,上桌吃饭要顾全大局、识相行筷,不得一下子就把盘子里的菜都吃完了,否则吃完这顿就没下顿了。当然,大人不说我也知道,一天的东西就这么点儿,总不能吃了这顿,不顾下顿呀。这一切,似乎与今天的“光盘”形成了反差。

  但农村人四时耕作,体力消耗大,再怎么“识相行筷”,肚子却是不会说谎的呀,尤其是农忙季。日子长了,田里的活也多了,干活时特别容易肚饥乏力,就算中午满满的两碗白米饭下去,一到三四点钟,肚子依然烧得慌。于是,“接力”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的接力,类似于现在的外卖食品,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成为那时保障农村人多干活、干好活的必需之物。

  接力的种类,往往取决于主妇的双手,以及家里的食材。不比现在,那时存放在家里的食物少得可怜,多数是自己种的,都是些五谷杂粮,比如南瓜、番薯、苞芦、小麦之类的。当然,这些难不倒我们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她们螺蛳壳里做道场,或是独自操作,或者三五作伴,拿着食材走进烧饭间,碾、磨、蒸、炒、揉、捏、擀、拉、裹,不一会儿,一份份接力就变戏法一样地出来了:麦饼、饭团、麦虾汤、麦面、麦饺筒、番薯圆、南瓜达。随后,为在田地里乏力干活的人们,送去继续干活的能量。

  而我们小孩子,自然成了送接力的主力军。在近则五六分钟,远则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的送接力路程中,我们总爱呼朋唤伴,拉上同送接力的小伙伴们一起出门。此时,原本爱玩的我们深知手上的责任重大,往往会露出乖巧懂事的一面,不敢追逐打闹,而是像个小大人般,稳稳地提着竹篮,留心脚下的每一步,直到把它送达到田间,才算大功告成。大人们接过小篮,会找个干净的地方歇口气,吃口接力。而我们走了一段路程之后,也已饥肠辘辘,这时,接力的香味飘散开来,钻进我们鼻子里,更是增添了我们的饥饿感。为转移注意力,小伙伴们时常跑得远远的,去疯一会儿。其实,大人早已看穿我们这些小心思,吃完一些留下一些,再唤我们过去,把剩下的接力吃掉。

  老家山多地少,村民们日子都不好过,但越是穷越客气,越是困难越热情,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或请了五工杂匠来做生活,到了半晌午,都不忘烧上一份接力。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食材,但吃进肚子里,却是暖洋洋的。

  相比那时,现在的家庭主妇可爽快多了,菜场里、超市内,四时食材应有尽有,不用担心烧什么吃什么,实在不愿下厨,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头,一个外卖就轻松搞定。但尽管现在的美食如此丰富,却始终冲淡不了我对接力的那份美好记忆。

责任编辑: 赵稚娴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