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朱学勉:我以我血荐轩辕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0年12月25日 09:58:38

  朱学勉,谱名应端贤,宁海县城区磡头应人,是著名画家应野平先生的胞弟。1925年,朱学勉高小毕业,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在宁海梅林及城内同慰春药店当学徒。1929年到上海当店员,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尤其爱读鲁迅作品,并用笔名“秋悲”发表文章。九一八事变后,出于爱国热情,笔触所至,直指社会种种黑暗现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方面是蒋介石政府处处限制全国人民的抗日活动;一方面是共产党人主张动员和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组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朱学勉目睹国共两党所表现的两种不同态度,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希望,毅然决定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朱学勉系统学习了革命理论,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后,朱学勉以“悲秋”为笔名写下的杂感、诗词、小说,有的发表在《文艺学刊》和《小说月报》等进步刊物上。陕北公学毕业后,他听从党组织安排,从延安回到浙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由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朱学勉于1938年四五月间到宁波任中共鄞县县委书记、中共宁波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39年9月,化名杨寿明、肖杨,调任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

  皖南事变后,朱学勉调任中共诸暨中心县委书记。此时,敌人正到处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革命形势急剧恶化。在浓重的白色恐怖下,有的党员经不起考验,出现了一些自首变节和叛党分子,党组织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保存革命力量,1941年8月绍属特委决定实行“隐蔽精干”的政策。将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实行单线联系的领导方法,朱学勉任诸暨县特派员,并要求从事地下活动的干部“职业化”,隐蔽到工农群众中去。

  作为一名政治指导员,朱学勉每天不管行军路线有多远,不管身体怎样疲劳,到达宿营地后,总是烧水给同志们洗脚,睡得比别人迟。有的战士因远离家乡,加之生活艰苦,思想波动。他就逐个找人谈话,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因长期劳累和疾病折磨,朱学勉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同志们出于关心,劝他买点人参一类的补品吃吃。他坚决拒绝:“现在我们生活困难,不能买!”朱学勉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也是如此。他新婚爱人产后,晚上起来点煤油灯很不方便,而部队里备有矿烛,但他一支也不肯拿回去给妻子用。他说:“部队里的东西,怎么好乱拿到家里去呢!”

  是年秋天,朱学勉同党员杨乃来、叶伯善在陈家坞开起了一家豆糕店,为党的地下工作提供掩护。为了长期在群众中隐蔽下来,朱学勉又向身边的同志提出:我们必须做到生活真正群众化,装成不识字的人,不在人前读书看报。这对于他们来说,在精神上是很痛苦的。对此,朱学勉是这样说服自己和同志们的:“一个共产党员,处在今天的环境里,更重要的在于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锻炼。”他们像村里人一样每天不刷牙,赤脚穿草鞋。朱学勉还一早上山砍柴,砍回一担柴再吃早饭。这样,他们与农村群众生活毫无不同之处,与群众打成了一片。特别是与房东老木匠的关系,从一般友谊发展到有政治基础的同志式的关系,老木匠的家成了诸暨县地下党可靠的联络站。而他们的豆糕店,又为地下党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费。诸暨县党组织在“隐蔽精干”中保存下来了,领导着全县的抗日救亡工作。

  朱学勉的模范作用,更多的还表现在战斗中的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1942年5月25日,日军发动浙赣战役,浙赣沿线相继沦陷。为此,朱学勉又放下豆糕担子,拿起枪杆子。在诸暨沦陷的第八天,党领导的泌湖乡抗日自卫队,在“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口号声中树起了抗日的旗帜。虽说队伍很小,才20多人,武器也差,没有一挺机枪,但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就由一个乡扩展到4个乡,到了这年的9月,便已组建为八乡联队了,当地群众亲昵地称它为“三八”部队。

  1944年,在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斗中,他亲自率领一个中队,经过三次冲锋拿下了前方村东侧的制高点。战斗打得很苦,中队长李克福牺牲;朱学勉的军帽被打穿,一绺头发被打掉,背着的雨伞也被打穿了一个洞。撤退时,朱学勉又和教导员俞林一起带少数人担负掩护任务,真正做到了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1944年5月27日早晨,天下着蒙蒙细雨。抗日游击队从渔橹山后村刚转移到墨城湖附近的半山村,便接到群众送来的情报,说是枫桥、阮家埠的汪伪军独立第四旅出动了,正沿着枫桥江向诸(暨)北根据地进犯。敌人分兵两路,共有1000多人,由旅长蔡廉亲自指挥,先头部队已经进入麻车阁、庙西一带。这时敌人距抗日游击队只有1公里路,并已形成对抗日游击队的包围之态势。在这次战斗中,朱学勉奉命占领晓天垅最高峰枯竹尖。

  朱学勉深知,只有歼敌有生力量,才能更好地守住阵地。受命后,他决定亲率两个中队去解决占领庙西的敌人。不料,刚要出击,汪伪军的一个团赶到了。顿时,战场形势逆转,朱学勉的兵力无论在数量上和武器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他果断地决定,将部队就地散开在开阔地上,变出击为阻击。但是,挟优势兵力火力的敌人,在遭到20多人的伤亡后依然猛攻不止。朱学勉沉着应战,一面传令部队向枯竹尖主峰转移,一面组织一个排的兵力渐次掩护撤退。激战中,朱学勉不幸中弹牺牲。

  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傍晚,敌溃退。这一仗,抗日游击队直接参加战斗的只有3个中队,平均每人只有十几发子弹,硬是顶住了敌人轮番4次冲锋,歼敌近百人,保卫了根据地,从根本上扭转了金萧地区局势。

  为了纪念朱学勉,1945年7月金萧支队诸暨办事处将枫桥魏家坞的忠义小学改为学勉中学;诸北大宣村的群众将村中的一块“元宝地”挖成一个大池塘,题名为“朱公池”。全国解放后,枫桥还修建了“学勉路”,宁海也有“学勉路”。

  (应可军整理)

  (问廉清白溪24)

责任编辑: 赵稚娴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