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春天里的总浦塘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04月23日 08:42:24

  周晓绒

  走进总浦塘,宛如走进清丽的江南水乡。村口横亘一条波澜不兴的河流。宁海属江南丘陵,多山,多溪流。如白溪、清溪、洋溪、凫溪等。河流见得少,不免让人有一种新鲜感。河流,自有一种静水深流的魅惑。

  总浦塘由总浦、施家、德泉三村合并而成。总浦村给人的感觉像个总部,这名字给人一种权威感和正宗感。它是总部,其他均是分支。事实上,长街一带,有名的大村是大湖,田多、人多,是有名的水稻产区。俗谚云:东乡大湖谷,西乡黄坛屋。总浦塘却有自己的骄傲,它不仅以“总”字命名,还说村庄的形状像一条龙。先民给村子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用龙作图腾,冥冥之中如有神助,给予无形的力量。

  长街位于胡陈港和岳井洋之间,地名多以塘为名。他们大多是淤积的滩涂围海而成。长街镇围塘文化记忆馆,模型上插着一个个塘名。我在二楼展示厅里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工具。我见到一个“似弓非弓,似锯非锯”的工具。我仗着走了好几个靠海村子,对一般的农具颇为熟悉,可记忆库中搜检不出,这是啥玩意?同行的老师说:“莫非是弹棉花的?”弹棉花的我小时候见过,不像。它的弯弓是很粗的铁,锯子在底部。握手的部分是木头的,像陀螺,锤部是铁,下面焊接一根很粗的钢钎,钢钎很尖。边上还有几块木板,还有几根竹棍装着竹筒。木板上有很深的凹痕,我猜想是被人踩狠了的船板。心想,这有啥好展示的。海边人家,船板多得是。

  我不甘心,求教村里的鲍老师。他说这叫“弓”,是用来挖塘泥的工具。下面尖尖的钢钎插下去,弯弓转一圈,割下来。锯泥工的工分最高,要双倍,就是二十分。那个弯腰抬泥的人叫“土狗”(名字有点不雅,大概是整天弯着腰的缘故吧),他没技术但也很累,是一倍半工分,那就是15分工分。那块凹陷进去的板叫“溜板”,那根带竹筒的棍子叫“溜棍”。沉重的塘泥通过溜板用溜棍推过去,塘泥溜多了,板上没水,泥在板上推不动,就用溜棍的小竹筒舀一点水在溜板上,泥块又能顺利地划过去。我以为挖出来的泥,一块块正方形或长方形最好,原来却是菱形最好,这样筑的海塘比较坚固。在那个机械落后的年代,先民们胼手胝足,不辞艰辛,围筑海塘,建设家园。

  听说总浦塘一带,清朝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先民们靠着一股海边人不服输的倔强和豪情,精卫填海般劈山挖泥筑起无数的海塘,打造自己的家园。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漂泊至此,在这个荒凉的海滩边扎下根来。盖一个茅屋,遮风避雨。个中艰辛,唯有自知。

  看如今,此处风景独好。走在河边的枕木上,河两岸翠柳依依,水草茸茸,河水缓慢从容,一派淡定。村子富裕了,河水好像也有了底气。河里养着鱼,趁人不注意,偷偷上来透口气,泛起缕缕微波。不远处的民房连墙接栋,也不乏豪华的农家别院,看得住在空中的城里人眼热不已,恨不得也能做个村里人。

  临河有一个草莓基地,络绎不绝的采摘者,诱惑我猜想:“草莓快落市了,这儿还有这么多人采摘,有什么特别吗?”他们的草莓要50元一斤,市场上只要20元,有何不同?进得棚来,原来他们的草莓是种在一排排钢架上的,人用不着弯腰去摘,离地一米多,病虫害也少。品种好像也不同,它们正一个个结着果,没有衰败之相,却有蓬勃之姿。这草莓品相好,味道浓郁,也硬扎,不像别的草莓放一天就坏。边上大棚还种了各种各样的番茄。黄色的多,青色的也有。一串串的番茄甚是喜人。这两夫妻,听说先前是搞餐饮的,现在又搞起观光农业,生意做得活泛。努力生活的他们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虽然辛苦,但心里是甜的。

  我走着走着,总觉得这村子的人有一股子精气神,不管是过去的围塘,还是现在的种植养殖。可是这到底是什么精神呢,我一时还真想不到。走在回来的路上,过一小桥。桥不大,边上却有两株枝干遒劲的榆树。古朴简素,疏影横斜在河中央。这到底是怎么种上去的呢?原来树是老早就有的。他们砌了一个很大的坛子,把榆树保护起来。春天来了,抽出细碎的嫩叶,也有婆娑之姿。用不着几天,它们就蓬勃在春色里,站成伟岸之态。

  我忽然想到这八个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个美丽的乡村,有种天然的精气神。从老早的时候被人驱赶,舌战县太爷,好不容易得到一席之地,在这儿扎下根来,而今它们就要努力向上生长,长成令人羡慕的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 赵稚娴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