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校园风  >  学生习作·高中

再见了,“赵家墩”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07月02日 09:33:37

  柔石中学潘云良

  在我的记忆中,宁海城北平原(宁海第二大平原)是一片肥沃的良田。那里盛产稻谷,素有“北粮仓”之称。有一首民谣说得好:“东门沥卤搭浆,西门大棒夹枪,南门瓜蒲茄菜,北门金银宝贝。”这里说的“金银宝贝”指的就是稻米精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随着新中国日益繁荣富强的行进步伐,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位于我县城北平原,距大中山西南方向不到500米的“赵家墩”的变迁就是一个缩影。

  提到“赵家墩”,就得先说说赵家村。该村现隶属于桃源街道湖西社区,原先是回浦乡紧邻冠庄前方的一个小村庄。昔日的村子形态布局呈带状分布,东濒颜公河(现在的天明湖),南朝隔水洋,西临甬宁公路,北靠冠庄大村。这里的民房绝大多数都是矮小平房,有很多墙体甚至还是泥捣墙,屈指可数的几处四合院,也只是两层砖瓦房。在当时,这几处四合院称得上是高楼大厦了。由于赵家村地处城北平原,冬天时,总是北风呼啸。大概是为了抵御风寒吧,聪明的村民们便在整个村子的北面种植了毛竹。密密麻麻的竹子构成了一道绿色的“长城”,如果从冠庄这边望过去,又像是一条浓绿的大屏幕,把一个偌大的赵家村围裹得严严实实,只能看到修竹茂林,不能看到房子院落。这也给赵家村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注定将在这里演绎引人注目,并且拍案叫绝的喜剧!就在竹子林带东北面不到50米的地方,有一个面积大约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大土墩。它高出地面大约有4到5米,就像一个天然的露天大舞台,傲然地展现在这宽广的城北平原上。当地的人们都称之为“赵家墩”。

  对于这个“赵家墩”,我情有独钟,在我的心目中,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我的心灵深处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家父在世时,曾不止一次不厌其烦地对我说——“赵家墩”曾是拯救我们全家生命的土墩。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我的祖父迫于生计去上海打工。后来,由于战事和我祖母病逝,在我父亲9岁那年,祖父不得已回到家乡冠庄。那时的农民,没有田地是无法生存的。祖父为了养家糊口,忍痛变卖了上海带回的生活用品和衣着,就在“赵家墩”旁边,从阔户人家那里购得一亩水田,再在“赵家墩”边沿荒滩上开地。他全凭锄挖肩挑,硬生生为全家大小开垦出一块旱地,用作种植瓜果蔬菜。全家人仅靠那一亩水田和那块旱地的收获艰难度日……直到解放后建立合作社时,那一亩水田自然归并给合作社了,而“赵家墩”的那块旱地,还是作为我家的自留地。

  “大跃进”时期,全国掀起“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潮。形势所迫,我家“赵家墩”边沿的那块旱地再也不能种植庄稼了,只得回归自然,重新变成荒滩。直到困难时期吃大食堂后期,饥荒逼人,家父趁着夜深人静时,偷偷溜到“赵家墩”那块熟悉的旱地上,用双手抓除杂草,用小锄挖去乱石,再轻轻松土,小心翼翼地撒上菜头籽。一个星期后,菜苗儿破土而出,绿茵茵的,给全家带来生活的希望。家母也是趁着夜色提着袋子,一把一把地拔来菜苗,择净、清洗,巧妙地掺和在大食堂分发下来的薄粥中,再重新烧煮,让家人们充饥。这样,一家人方能勉强填饱肚子,因饥饿所得的浮肿病也渐渐消退……这就是家父的“赵家墩”救命之说。

  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赵家墩”的一部分也被开垦为农田,原先两个足球场大小的“赵家墩”一下子缩成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上面堆积着大小形状不一的乱石,成了名副其实的“乱石墩”。我曾无数次猜想:这么多的乱石是从哪儿来的呢?也许就是400多年前明代神宗万历年间,宁海县县令颜欲章主持开凿颜公河时,先民们把挖出的泥石堆放在这儿的吧?不然,我们宁海第二大平原上哪能平白无故地冒出这么大的土石墩子?这可能就是“赵家墩”的来历吧?到了上世纪80年代,大兴工业,“赵家墩”逐渐被削平了,连堆放在墩上的乱石也成了起厂房做地基的稀罕物,我家的那块自留地,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如今的“赵家墩”就连影儿也看不到了。这里的周边,已经蝶变成我们宁海的新城市中心——大中山前拔地而起的新行政中心,气派非凡的国际会展中心,微波荡漾的天明湖,高楼耸立的颐园、蓝园、天明花园,在建的天悦广场……

  再见了,令我牵肠挂肚的“赵家墩”!愿你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责任编辑: 童碧珍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