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正确施救是关键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07月22日 11:42:27

  记者屠以撒通讯员王晓燕

  (温馨提醒)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自“桑拿天”模式开启以来,不少市民喜欢游泳消暑。然而需要警惕的是,溺水伤亡是危害少年儿童安全的重要因素。家长该如何做好监管工作?一旦发生溺水又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监护到位

  有效避免溺水

  池塘、河流、水库、水井、游泳馆……但凡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儿童溺水事故。县疾控中心慢病健教科科长楼望伟表示,加强对儿童监护是避免溺水事故发生的关键。

  “让孩子远离溺水伤害,成人监护到位是关键。看护儿童时,一定要做到:近距离、不分心、不间断。”楼望伟说看护孩子时要和孩子保持较近的距离。如果看护者距离孩子较远,即使孩子溺水被发现了,也可能错过最佳救护时间。伤害的发生过程往往十分短暂,看护时最好能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一定不要在看护孩子的同时看手机、看电视、做家务、干农活等。千万不要让大孩子照看小孩子,因为大孩子不具备足够的看护能力。

  “我们将发生过溺水事件的公共水体定义为优先干预水体,水体危险性评分越高,干预的顺序也就越优先。”楼望伟表示,我县积极对公共水体进行干预,设置屏障控制儿童接近水体,如加装护栏、护网、围墙等防止儿童进入水体的设备、设施,并在显著位置设置清晰可见的警示牌,加装监控设备,增加对水体的日常巡查。公安部门、教育部门、水利部门等十几个部门、团体及各乡镇街道每年都在常规开展公共水体的警示、巡查、安全教育,有效推进了我县防溺水工作。

  其实,水上的紧急状况不仅仅发生在室外。楼望伟认为,防止婴幼儿在家中溺水绝非小题大做。“家长要做好对婴幼儿的看护,家中的浴缸、水桶等储水容器使用完后要及时清空积水,并且要加盖,对于年纪稍大些的幼儿要加强安全教育。”因此,改善家庭及周围环境是预防儿童溺水的重要措施。

  发现他人溺水

  正确施救是关键

  一旦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孩子溺水,该如何化险为夷呢?县急救站办公室主任王晓燕有着丰富的现场急救和培训经验,她表示,要牢记两个关键词——大声呼救、精准判断。“发现有人溺水,一定要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同时要拨打110、120进行救助。”王晓燕提醒,在拨打电话时应该尽量保持冷静,清楚告知等待救援地址,还应该配合120调度员的询问。

  王晓燕介绍,有一个关于溺水的误区就是大部分人觉得溺水者会像电视剧里一样大声呼救或挥手求助、使劲扑腾,但实际上,发生溺水时,溺水者是无法呼救的,而是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水以让嘴能浮出水面。溺水者往往看起来并不像溺水,似乎只是在抬头看天空。如果发现有人头在水中而嘴在水面,甚至是头后仰而嘴张开的迹象,一定要引起警惕。近距离可看到溺水者的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他们在水中常处于直立位,没有踢腿动作,常挣扎20秒到30秒后即沉入水中。

  王晓燕提醒,施救者首先要注意自身安全。在此前提下,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救生圈、救生衣、绳索、竹竿、浮板等,将其抛给淹溺者,指导淹溺者使用救生器材。未经救援培训或不会游泳的人员,不建议自行下水营救溺水人员。当把溺水者救上岸时,施救者要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尽快打开气道,同时,将淹溺的患者,放置侧卧位能使口鼻自动排除液体,无需控水。意识清醒状态,进一步检查送医院;意识丧失、有心跳呼吸状态,要先稳定侧卧位保持呼吸通畅、保暖,进一步检查送医院;无反应、无呼吸者应立刻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按先人工呼吸、后胸外按压的顺序进行,并持续至呼吸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责任编辑: 赵稚娴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