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一起来感受“文艺气息”

宁海这些地方入选“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09月08日 09:25:00

  

  十里红妆文化园

  

  前童元宵行会

  

  

  深甽十月半庙会灯光秀

  (深甽镇供图)

  

  

  南岙舞狮

  (桃源街道供图)

  记者潘璐璐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审和复核结果。宁海以“十里红妆婚俗”顺利入选,前童镇(前童元宵行会)、深甽镇(十月半庙会)、桃源街道(宁海舞狮)顺利通过复核。至此,宁海1县3乡镇(街道)名列“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宁海县

  十里红妆女儿梦百年风情文化园

  都说,世界红妆看中国,中国红妆看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是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宁海则可以说是十里红妆的发源地。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承继汉族的传统婚俗,包含了现代人熟知的做媒、备嫁妆、迎嫁妆、花轿迎娶、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结婚礼俗。古时,宁海盛妆嫁女的习俗名声在外,以礼数周重、嫁妆丰厚、排场盛大为人所知。嫁妆器物繁多,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各类用品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

  一担担、一杠杠,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婚嫁队伍鸣锣开道,銮驾列阵,凤冠霞帔……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故称“十里红妆”,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一幅独特的图腾。

  十里红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喜庆、吉祥的美好祝愿,也希望通过“厚嫁”奠定女儿在夫家地位,借此展现女方的财富实力。同时,宁海的十里红妆婚俗还集中体现了宁海手工艺人精湛的技艺,反映出宁海人民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传承和保护十里红妆婚俗,宁海建造了文化地标十里红妆文化园。这是宁海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地标,也是宁波市重点文化工程,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婚俗文化园。

  很多游客慕名来此,初见就感受到了它不一般的意境。十里红妆文化园中收集着众多与婚俗有关的物品,九个常设的展厅里,布置着以红妆、婚嫁、妆奁、红鸾、卧榻、女红、非遗、坐具、婚书等为主题的物品。精美绝伦的花轿、工艺繁复的婚床、细致精巧的妆奁……一件件的红妆宝贝,大多收集自宁海的藏家们。其中,万工轿是文化园的镇馆之宝,顾名思义,工匠在制作这顶花轿时耗费了上万个工时。万工轿以木质雕花,朱漆铺底,再以金箔贴花,富丽堂皇之姿令人啧啧称叹。尤其是轿上的250个人物更是栩栩如生。灯光一照,仿佛可以看到阳光之下,万工轿金光闪闪的样子。万工轿旁边是一支嫁娶迎亲队伍,由200个泥人组成,每个人分工不同,着装不一,再现了旧时宁海婚嫁习俗的盛况,讲述着江南婚嫁习俗的美好故事。

  前童镇

  热闹欢腾庆佳节百年行会世代传

  2014年,前童镇以元宵行会入选“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全县首个。

  相信对所有宁海人来说,正月十四夜,去前童看元宵行会应该是最熟悉的闹元宵活动之一。据说,前童元宵行会是为了纪念明代水利功臣童濠,因此每年正月十四,前童塔山童氏族人就会举办行会,迎神祭祖、欢庆佳节,其中鼓亭、抬阁、秋千、巡游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正月十四下午,准备行会游行的队伍全部集中到鼓亭馆广场,大旗、龙舞、舞狮、鼓亭、抬阁、秋千等按照顺序排放好。时间一到,烟花绽放,头牌在前,大旗引导,彩船队、鼓亭、抬阁、秋千与龙舞、舞狮紧随其后,一路上鼓乐齐鸣,炮声震天,人声鼎沸,整个队伍走街串巷向塔山庙进发。到塔山庙后,请出“濠公老爷”,游街串巷,察看田头,共欢乐庆丰收。

  游行队伍中,最具看点的是代表前童童氏十八房的鼓亭、抬阁和秋千。鼓亭形似宝塔,层层相叠,塔尖顶上放置彩球灯笼或鲜花,寓意吉祥如意。抬阁是一个活动的小舞台,下部做成船型,两旁用车轮运转,内有小孩扮成戏曲人物。秋千是在抬阁的基础上内置转盘,小孩儿一蹬一跳上下翻动,交替出现。行会时,童氏家族中的男娃女娃装扮成戏曲人物,或峨冠博带,或金盔铁甲,随着车轮的滚动,上下翻动,人物交替出现,忠孝礼义、儒家耕读等故事也随之流转再现。这些形式各异的“舞台”一律采用传统朱金木雕工艺精雕细刻,流光溢彩,最是好看。

  行会队伍所到之处,童氏后人按规定摆上供品供请祖先,村民们会热情地提供水果、茶点给游人享用。正月十四这天,前童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包和麦饺筒、麦饼等本地小吃,招待各地赶来的客人。晚上,鼓亭馆广场会放烟花,鼓亭、抬阁、秋千都点上灯笼,家家户户挂灯结彩,巡游队伍会再一次游行。夜晚的这场,灯光璀璨,无疑是最好看的。

  前童古镇有着七百多年的历史,白墙黑瓦,小桥流水,这个典型的江南古镇招待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而正月十四的前童,更是万人空巷。延续五百年的行会曾经历从兴起到落寞,再到恢复以至如今的盛况,离不开一代代行会“主持人”的付出,也离不开每一个行会人的辛勤汗水。在童氏族人看来,元宵行会表达了童氏族人对先人的一种追寻,是古镇的一张金名片,行会让先辈遗留下的民俗获得重视,让祖训家风得以世代传承。

  深甽镇

  “十月半”庙会重放光彩点亮“梦之夜”

  2016年,深甽镇以十月半庙会入选“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十月半”缘起于明崇祯十七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真君大帝是南宋抗金名将许宗泽元帅,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和祈福避灾,深甽镇举办十月半庙会,其中深甽十八节龙、马岙銮驾、抬阁鼓亭等当地民间艺术表演是庙会亮点。

  十月半庙会从每年农历十月十二开始,至十八结束。自2007年以来,“十月半”民俗文化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多年,并在庙会的基础上融入新鲜的文体元素,歌舞表演,充实传统节庆内涵。2012年,深甽镇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首次引入了祈福仪式、成人礼等古礼,让传统礼俗在乡间重现;2013年,深甽依托“中国运动杖之乡”的国字号招牌,首次举办了持杖健行越野跑挑战赛,展示了深甽迷人的生态魅力与蓬勃的运动激情。文化、体育等新元素不断融入,“十月半”民俗文化节吸引了更多人参与,逐渐成为深甽镇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民俗、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和旅游名片。

  相比白天,夜晚的十月半更加引人入胜,不少宁海人特意驱车赴约,去看看“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深甽之夜。华灯初上,灯光秀启幕,五洞桥两岸瞬间变得灯火璀璨。灯会配备了奇幻景观,水景区域偶尔会上演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激光表演等,目之所及皆是五颜六色如宝石般的彩灯,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七彩霓虹灯不停变换,远远看去就像动态彩虹,无比绚丽。光与影,人与物,交织成了一张张独具视角的照片,惊艳了游客,刷爆了朋友圈。这场声势浩大的光影盛宴,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更带动了周边各行各业的创收。小镇里的宾馆民宿一房难求,古街上的12道峰味门庭若市,村中的文宝引来游人如织,景区内的温泉体验大排长龙。

  “十月半”期间,大量省内外客商汇聚在深甽,在深甽老街上摆摊叫卖,数百个摊位绵延数百米,俨然一条长龙,把整条老街装点得更富生机。同样热闹的还有南溪村,森林温泉就在南溪,泡温泉是深甽旅游的重头戏。在十月半期间,通常深甽多家温泉企业都会顺势推出系列惠民措施,让游客以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森林温泉的惬意。

  桃源街道

  南岙舞狮传承永不止步

  2019年,桃源街道以宁海舞狮入选“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宁海素有“舞狮之乡”的美称,上世纪30年代鼎盛时,宁海全县有舞狮班子400多个,到现今所剩不多,其中,桃源街道的南岙舞狮班子尚在,成为了桃源街道展示特色民间文化资源和艺术形式的主要文艺活动。

  南岙舞狮队成立十多年来,吸引了周边许多舞狮爱好者参与,时常参加演出、比赛等大型活动,屡次获得佳绩。在2016年宁海县第十三届“宁海之秋”群众文化艺术节上,来自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18支舞狮队各显神通,各展风姿,其中南岙舞狮队的《王者之师》凭借精湛的技艺,创意的表演,从1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南岙舞狮队还曾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遗目录,南岙舞狮队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基层文化团队”。

  南岙舞狮技艺高超,硕果累累,绝非一日之功。南岙舞狮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以更加鲜活的内容和新颖的样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葛建苗是桃源街道南岙村舞狮队的队长,他说,传统的舞狮套路有十字四门、小四门、大四门等,南岙舞狮不断学习吸纳这些传统套路,深挖内涵、推陈出新,创新出了一套独特的南岙舞狮套路,风格多样、异中有同,融文狮的温驯与武狮的勇猛于一体,可以说是宁海文武狮的代表。比较能体现其精华的是狮子上桌、木偶摔跤、响叉等创新的表演动作。这些截然不同的动作效果在文武狮的表演中互相交错进行着,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一灵一拙,紧密相联,贯穿全舞,形成了南岙舞狮的独特风格。

  如今,在桃源街道南岙村,村民们还会用最具特色的“舞狮子”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或用舞狮来热热闹闹地庆祝喜事,表达喜悦的心情,精彩的表演,都能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责任编辑: 赵稚娴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