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宁海新闻

牢记嘱托

打造艺术振兴乡村大郑模式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1年11月04日 08:59:03
嘱托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你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做点好事,老百姓都记得你。”

  在前童镇大郑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墙上,在村庄各处显眼的地方,都刻着以上这句话。这是在2006年9月14日那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前往大郑村考察调研时叮嘱村干部们的一句话。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习近平此次调研的重要内容。他观看农村远程教育设施和村务公开栏,查阅农民信箱,考察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和基层党建工作,还察看河道和农村公共厕所卫生等。看到村里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谐稳定,习近平高兴地说:“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围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他说起了30多年前自己担任村干部的时光。“那时村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大家搞好生产。现在时代不同了,村干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村干部说:“但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年代,你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做点好事,老百姓都会记得你。”临别时还与村民代表在亭前合影,祝愿大家生活“康康乐乐”。当年开座谈会时坐在他身边的葛为民,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回忆起这段往事,还是无比激动,无限怀念。

  十五年来,大郑村谨记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努力创建美丽宜居的和谐乡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大郑村还积极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院等高校合作,通过“巧思+巧匠”打造学、产、研一体化的校地共建新模式,为散落在村里的匠人提供创作新思路,提升木雕、根雕、篾制品等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一批受人热捧的伴手礼和文创产品。村民葛丹婷和“艺乡建”研究生团队一起设计的红色系列、玉米系列工艺文创品就放在大郑村的村服务中心展示。老木匠葛主节和陈炯教授共同创作的木石作品在上海展出。

  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美,更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村民共同参与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慢慢地,小村庄内风景不断“渐变”,原来简陋的白墙面重新设计,郑八景之一“塔峰耸翠”被陈炯教授用电钻刻上了墙,裱上木框后,巨幅“山水画”成了村庄网红打卡地;凉亭、竹园、故事墙、咖啡厅、美丽庭院不断被改造提升……村庄的艺术改造彻底激发了大郑村民的热情,村民们用实际行动催生着大郑村的“蝶变”,村班子更团结了、干群更和谐了、乡风更文明了、生活更多姿了。

  大郑村以艺术振兴乡村,以红色氛围强化思想,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党建为引领、艺术为切入、产业为核心的艺术振兴乡村大郑模式,推动农村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提升了村庄品位。大郑村先后获得省级3A级景区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等荣誉,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一幅幅美丽动人、和谐共融的乡村画卷正在大郑村徐徐展开。

  (方秀英供稿)

责任编辑: 葛艺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