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新闻报道

拓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工业全域治理的宁海经验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1月24日 09:25:33

  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攻坚战,也是一场摸石过河的新实践,更是一场治理能力的大考验。始于2020年底的工业全域治理,对全县各工业集聚点进行梳理式改造,是拓展宁海城市发展空间、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经之路。

  一年时间过去了,站在2022年的新起点,回顾过去一年工业全域治理取得的成绩单,称得上成绩可喜、未来可期——整体拆除企业256家,面积近20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退出企业157家,开工建新82家,还有120家即将开建。

  复盘一年来宁海开展工业全域治理的过程和做法、经验和收获,无论对于顺利推进下一年工作,还是提炼可复制的“宁海经验”,都有重要意义。

  汇集全县力量勇走“必经之路”

  “进行全县工业全域治理,势在必行。”回顾一年前,全县工业全域治理推进会召开,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滕安达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开展工业全域治理,是宁海工业经济实现跃升的一条“必经之路”。

  筚路蓝缕、实业兴县,是宁海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腾飞的真实写照,众多的民营企业在撑起宁海工业经济“一片天”的同时,也带来了用地低效、产业低端、隐患不断等问题。以“腾笼换鸟”方式加快转移低端产业,走出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但面对数量庞大而且分布散乱的企业主体,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核实,目前我县共有工业集聚点33个,涉及16个乡镇(街道)和园区的1200余家企业,占地高达1.2万亩。

  如何才能发挥机制优势,提升组织效率,把我县工业集聚点改造改出新面貌、干出高质量?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宁海的答案。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编制《宁海县工业全域治理实施方案》《宁海县工业集聚点治理实施细则》《全县工业全域治理资金补助办法》等,明确治理目标、实施步骤、改造方式、资金保障;成立工业全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经信、资规、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力量集中办公、实体运作,各乡镇(街道)同步成立专班;以国企联系乡镇、固定指导小组、每周例会制度为纽带,定人定时解决相关问题,随时召开协调会;优化土地审批流程,出台《工业全域治理项目审批服务流程指南》;建立专报督查制度……

  高效协同之下,宁海奏响了拆旧、建新、提标、提质“四部曲”。拆旧就是以拆开路,对于低散乱污,影响群众生活、存在安全隐患的厂房,应拆尽拆;建新就是因地制宜开展拆后利用,“一企一策”启动厂房新建工作;提标就是全面提升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规范运营管理和服务配套,打造“数字小微产业园”,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效就是以“亩产论英雄”,推进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提高产业层级和亩均效益,最终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群、技术提升、布局优化。

  分门别类施策善用“有形之手”

  驱车沿着S214省道梅林段南下,可以看到梅林南路两侧昔日成片的工业棚屋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建筑规整、外形美观的多层工业厂房。李旭的新厂房就紧邻着公路,他说:“父亲买下这里已经有30年了,原来是单层的钢棚,厂房老旧,没有消防设施,只能租给一些小作坊。现在政府统一规划拆了重建,造了三层,租给一家汽配企业,年产值估计能超过2400万元。”

  作为宁海的工业重镇,梅林街道工业起步较早,但“低小散”数量较多,大多聚集于梅林南路两侧,存在着缺乏规划、布局杂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梅林南路(一期)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后,该区块功能仍然保留为工业集聚区,但通过拆旧建新,容积率从0.71提升到1.9以上;同时,加快出清“低散乱污危”企业,对“低产田”进行淘汰清退,对符合发展需求的企业改造提升。

  作为打造“宁海制造”升级版的关键一步落子,工业全域治理无疑是一块硬骨头,必须善用“有为政府”这一“有形之手”,既要依法依规、动真碰硬,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地在推进工业全域治理过程中,根据规划定位、企情村情,对各集聚点采取了拆除重建、零星整合、整体退出、灵活置换等多种处置方法。梅林南路集聚区采取的是拆除重建,实现空间重构、产业重塑;西店镇溪头村通过政府收储,盘活38亩闲置低效用地,筹划建设小微产业园;桥头胡东园工业聚集点对占地5亩以下企业进行拆后统一安置,置换完成后,节约了工业土地23亩;前童前溪,深甽南溪,黄坛联溪,跃龙范家、项家等集聚点则随着区块功能调整,进行整体退出;胡陈乡梅山区块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并与宁海旅投签订合作意向……

  用好“有形之手”,才能更好地调动“有效市场”的“无形之手”。随着工业全域治理向纵深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地产商投入到小微产业园开发中来:国能置信智造谷小微企业园、大佳何万洋众创城、临港工业园区(二期)……

  全程贴心服务化解“转型之忧”

  企业改造升级,将带来长期红利,但重建和搬迁带来的中断生产、搬迁运费、重新投产建设等问题,则产生了短期之忧。如何帮助企业顺利度过转型适应期,考验着工业全域治理的执行温度。

  跃龙街道企服窗口平台在各工业集聚点整治之始,就对区域内企业数量、规模、用地及建筑面积开展排摸、测绘、调查摸底,引导符合小微园准入条件的企业集中进区入园,为需搬迁的企业提供平台发布需求并反馈符合条件的租房信息,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支持、员工安置、企业招工等全方位服务,成功引导10家企业入驻小微产业园。

  梅林街道则通过配置“业务指导专员”,将服务关口前移,从企业厂房改造开始跟进,一对一对企业进行指导。前不久,宁波锦赛汽车有限公司完成厂房重新规划后,跟进环评手续成了大难题。业务指导专员在实地查看后,将项目环评申办、排水许可申办、环保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有效衔接,提供了全链式政策与技术帮扶。不到一个星期,公司就完成了所有手续并投产运营。

  “从规划,到寻找设计单位、贷款,还有后来的安全环保验收,街道全程提供帮助。所以,造这么大的厂房,我又没什么经验,还是办得相当顺利。”刚刚完成厂房拆旧建新的李旭提起街道的贴心服务也是赞不绝口。

  主动靠前问询,了解企业诉求,“点对点”服务、“手把手”帮扶,为企业想办法、出点子、找渠道,解决堵点、难点、痛点,高效的政务服务、柔性的治理方式,让众多面临“转型之忧”的企业顺利度过转轨期,踏上转型发展坦途。

  凝聚社会共识汇成“蝶变之力”

  工业全域治理是“还历史旧账”,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新实践,全省、全市乃至全国都没有可直接复制的经验,一开始部分企业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在所难免。为了形成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工作局面,从去年初开始,县工治办依托媒体开展解读宣传,晾晒行动的理念、目标、内容、步骤,让群众心里有个“明白账”;通过人大政协途径,与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条分缕析释疑解难;同时,健全政企交流机制,各乡镇(街道)组织专项培训,把政策精准传达到基层。

  扎实的宣传解读,转型企业的榜样作用,美好的未来前景,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的趋势。企业家纷纷借此机会,完成企业改造升级,实现涅槃重生;金融机构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助企成功转型;第三方投资机构则把工业全域治理作为重要的投资机遇。

  位于模具城旁乌石山脚的宁海海成压铸有限公司,拆除原有19亩旧厂房,新建一个模具五金产业小微企业园,并专门成立了宁海凡华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企业园的打造。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近十万平方米,容积率将从原来的0.8提升到2.98,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通商银行都将为园区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桥头胡东园工业集聚区提升改造过程中,几家企业抱团成立联合体,出方案、出资金,以企业联建方式建设小微产业园。

  工商银行宁海支行始终关注着入园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宁波和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购置置信智造谷园区厂房后,该行马上对接企业,成功落地该项目首笔“购建贷”业务,金额694万元。

  汇聚“宁海制造”的蝶变之力,离不开普遍的社会共识。过去一年来的成绩,让工业全域治理的意义渐入人心。今年,打好工业全域治理攻坚战,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仍然是全县工业经济的主基调。

  船到中流,惟有奋楫争先,才不惧风高浪急。随着今年拆旧工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建新工作全面铺开,各园区准入标准拉高,数字化转型开始提速,肯定会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也将有更多催人奋进、振奋人心的效果和成绩出现,见证这场影响深远的治理实践,撬动“宁海制造”再次腾飞。

责任编辑: 葛艺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