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宁海 智治惠民
-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4月27日 08:59:14
-
记者周韵健通讯员林炎达
实施数字化改革以来,我县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系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从各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到最优解。
上周五,我县通过“宁好行”返乡码精准快管快控1名阳性人员,最短时间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传播风险,成为全市疫情精准防控的典型案例。一个小小的“宁好行”返乡码、一套完善的精密智控体系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守牢防疫底线的硬核支撑。
“返乡人员只需通过‘浙里办’等端口扫描二维码,即可登记返乡信息,到达时间、返乡方式、14天旅居史等信息一目了然。”县疫情防控办区域协查管控组工作人员王惠琴向记者展示了如何在线申报。她表示,县乡村社通过“宁好行”返乡码管控平台就能提前掌握这些重要信息,同时依托不断更新的风险等级表,分析研判返来人员的风险情况,特别是对于行程码带星、中高风险地区返来等重点人员采取分类措施,实现“风控做在风险前”。
据介绍,我县在省市率先开发出“宁好行”返乡码管控平台,实现全县防控工作组织、18个乡镇(街道)、430个村社、1490名工作人员的多跨联动,形成“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今年1月1日至4月23日,通过该平台排查管控返乡人员3.87万人,真正做到应管尽管、应隔尽隔。
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既有硬核支撑,也有暖心服务。我县紧抓19项省级“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立足0-3岁婴幼儿托育难的问题,结合婴育照护工作全国领先的优势,全省率先开发“智慧托育”应用。
昨日,在九色鹿托育中心,记者看到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小桌子前吃点心。“我们十分重视小朋友的饮食,提前向系统上传菜单,吃了多少克食物、喝了多少水也会仔细记录在系统中。”该托育机构负责人陈彬表示,除了膳食管理,还严格按照系统要求,做好健康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吃喝拉撒每一项内容都有据可查,尤其是做好婴幼儿动态防疫,健全托育机构防疫体系,提升了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陈彬所说的系统就是托育机构运营管理系统——我县打造的“智慧托育”平台。当天,县卫健局妇幼健康管理科工作人员赵苗青也正在该托育中心调研,目的是收集信息反馈,打造“智慧托育”2.0版本。据她介绍,“智慧托育”重塑托育机构开办和运营流程,搭建起婴幼照护服务全流程服务体系,部门可通过平台及视频监控实时监管托育机构,家长可通过“浙里办”一键入托。在接下来的2.0版本中,将融入营养分析等功能并打通体检平台,充分实现托育机构一网智营、托育服务一端智管、家长服务一键智享、婴育数据一屏智治,推进婴幼儿照护行业的全环节、全方位治理。
目前,该应用已入驻托育机构58家,为1400余个家庭、329位保教员提供优质保育、疫情防控、膳食管理等服务7900余次,2022年全县入托率达14.5%,入托人数实现翻番,是全省入托率(7.2%)的两倍;托育机构托位使用率从45%上升至82.12%。
数字化改革,润物无声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群山深处的小村,村民通过“集士驿站”,将笋干、香榧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通过“企服通”适配的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检测,帮助企业打通海外市场;在古韵盎然的小巷,党员们正在清理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是他们通过“党群同心圆”认领的新任务……
这一系列具有宁海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得益于我县始终坚持以革新谋发展。据了解,2021年以来,我县共谋划推进23个数改项目,获省级揭榜、试点15个,改革经验被市级以上刊物录用9篇,形成理论成果36项、制度成果35项,数字政府系统考核成绩位列全市第一位。其中,以36条多跨协同场景为主要模块的“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获省最佳应用、省改革突破奖金奖;“企服通”先后获评省数字经济系统场景应用大赛一等奖、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集士驿站”获评省交通厅数字化改革最佳实践及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