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文化周刊

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读《怎么做课题研究》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5月20日 09:14:11

  王辉

  一听到课题研究,内心总是彷徨无助的。从5年前执笔的《小学高段“花样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到2年前执笔的《基于TPACK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2个课题无一不是如此。一方面自己一直是个“随大流”的人,缺少主观想法,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对于做课题的方式方法缺少一个整体性的架构与思考,“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躺平思想也让我缺乏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持续作战能力。庆幸的是,我这“一跛一崴”的课题研究姿态,在教科室主任林华烨老师的鼓励下,在数学小伙伴们的鞭策下总算边思考边实践都结了题。这一路行走,也许没有给我内心带来太多的改变,但却悄悄改变着我的思维方式和行走模式,让我在“小环境”内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德不配位”的焦虑又迫切地促使我学习。此时,一本《怎么做课题研究》发到了我手上,费老师对做课题研究的深度思考让我如获至宝,也给我做课题带来了希望。

  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如费老师在书中说的,作为研究课题提出时,并不是所有的策略、路径都作为研究内容来研究才是好的,要有问题意识,从问题入手,从小处着手,适度聚焦,选取一个方面或一条策略进行研究探索。反思自己曾写的2个课题,就是将“问题”提炼成“课题”时,欠缺思考。比如研究“花样数学”拓展性课程时,我制定的课题研究实施流程简单表述为确定教学目标-编写课程读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五条路径,并没有对研究问题做深入思考,所以提出的具体的研究假设也只是泛泛而谈,那么又何谈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实践研究呢?缺少问题意识,研究内容又比较宽泛,时间和精力无法聚焦研究点,彷徨焦虑在所难免。

  一下找到了症结,这让我兴奋不已,我又逐字逐句地继续往下读,期待从书中汲取力量,完全打破内心的茫然。费老师同样在书中提出建议,将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时,要精准地找到问题的探究要点,细化问题的逻辑结构。

  我再次对自己曾经做的课题进行复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比如“基于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这个问题,提出“小学高段‘花样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样的课题。我需要思考是否有必要将“花样数学”分解成多个维度的子问题,以便研究相应的策略、方法?比如,“花样数学”具有怎样的特质?小学阶段的拓展性课程一般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小学高段“花样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关键点在哪里?小学高段“花样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基本实施流程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在这些问题中,前面三个问题属于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思考,是后续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后面两个问题属于对研究策略路径的思考,是课题研究得以落实的必要过程。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对后面的研究豁然通达。

  费老师说,一名教师的成功,不应该简单地表现在获得了多少荣誉,或是任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成长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对专业的自我认同。课题研究就提供了这样一条对专业自我认同的路径。诚哉斯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费老师在书中动情写道:通过课题研究,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在读他这本书的过程中,仿佛也跟着费老师一起经历“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提炼”这样多重往复的课题研究过程……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