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文字报道

村里的百年樟树下,12所高校大学生迎来了毕业答辩——

走进乡村毕业季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6月23日 08:50:35

  记者卓佳洋通讯员赖颖薇

  “以大樟树为主的插画很适合作为村庄产品的形象包装,要是能在人物设计上再多加入一些村里日常生活和文化元素就更好了。”昨日上午,在岔路镇下畈村的百年樟树下,一场大学生展示、村民点评的特殊毕业答辩拉开了帷幕。现场,大学生与村民深入交流互动,60篇论文57套方案里,既有对村庄重要节点的规划,也有品牌形象的设计。在思维碰撞过程里,村庄蓝图逐渐清晰。

  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展示时刻。今年2月,我县启动了“我在枫湖做毕设”——长三角艺术振兴乡村高校毕业设计联合行动。12所高校师生走入岔路镇下畈村和湖头村,实地调研、走访踏勘,还聘请了村民作导师,让学生们真正把毕业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毕业设计做到村庄里。尽管疫情打乱了毕业设计进展的步伐,但师生们热情不减。“不能来实地取材,我就在线上和村民交流,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了解村庄情况和村民日常。”东华大学学生王宣宣说。答辩时,站在自己设计的IP——“网红樟树”下阐述毕业设计内容,她充满了自豪感。

  与以往的毕业设计不同,此次学生们的作品以落地呈现为主要目标。把作品变成项目,村民导师们对此颇有见地。在答辩会上,他们的关注点更多瞄准了落地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项目盈利和发展方向。“草药园、博物馆、民宿等节点设计很合理,也能吸引一波客流,但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村民怎么收获红利?”现场,面对苏州科技大学学生蔡万权的方案,村民导师周衍臣抛出了自己的疑问。“初步设想是,把草药种植、采摘、制作等全流程打造成体验式旅游项目,村民也可以售卖相关的产品实现增收。”“这个模式值得尝试。”问答过程里,导师和学生都收获满满。

  看着学生们呈现的精彩作品,下畈村党支部书记周方权心里既感动又激动。“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下畈村存在活动场地不够大、留不住游客、没有明确定位和方向等问题,同学们的设计给村庄发展打开了希望的窗。”周方权表示。此次答辩,高校导师、村民导师、企业导师分别从学术探究、商业价值、方案落地等角度提出了具体问题和建议,推动单纯的毕业设计转化为实际项目,造福乡村。

  “经过我们的评估,至少有12个设计方案短期内可以落地,一些已经在进行中。”东华大学教授陈庆军说,接下来一个多月,他将继续留在村子里,指导项目一点点推进,并计划开启新一季活动。据了解,我县也将引入更多青年设计师签约乡建艺术家人才库,搭建青年设计师服务乡村振兴的平台,推动乡村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设计实践基地,把宁海打造成高校论文研究的试验田。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