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宁海新闻网 > 文化周刊

清浅,有味

——读雪野《一百岁的蚂蚁》有感

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22年06月24日 09:27:57

  吴志翔

  雪野在一次演讲中说:“诗意不在远方,诗意就在身边。”可对许多人而言,身边的诗意却殊难寻觅,因为随着阅历和经验越来越丰富,眼神不再清澈,童心不易保鲜,“感情的许多地方都已经钙化”(雷抒雁)。人的成长貌似就是这么一个不断“失去天真”的过程,越长越成熟,越长越无趣,越长越健忘——忘记了自己也有过童年。

  雪野却似乎有着一颗“逆生长”的心,大概是长年亲近大地、自然和孩子的缘故,而童诗童话又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把他滋养得很年轻,使他眼里始终有星光,笔下的世界也保持着某种天真气象,万千生命无不呈现出可爱的模样。这册薄薄的《一百岁的蚂蚁》,里面的每个“微童话”都可以让人在童年里逗留几分钟,仿佛看见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情景。

  这些微童话其实就是一首首童诗,我觉得用两个词来描述它们还是比较贴切的,一是清浅,二是有味。

  清浅,是简洁之美。

  这些微童话是写给低龄儿童的,当然要写得简洁明白,想要找出一点“微言大义”既不可能,更无必要。区区几百字里,有故事,有对话,有细节,也会转一两个小小的弯,“转弯”的锐度不大,像一段丝滑的弧线,能把作品的旨趣轻逸地展现出来,把美感不带目的性地传递给孩子。我们绝不能刻意地从这些童话中寻找“意义”,不要试图用成人世界的“意义”去覆盖儿童最本真的感受,因为这些童话的价值本来就不是在“意义”的框架里凸现的。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要有“意味”,最好有点“意思”,但不必追寻“意义”——尤其是所谓的教育意义之类。我很喜欢张惠言的一句诗:“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春风骀荡,草木生长,繁花盛开,在这个过程中“东风”并无特别的目的,并无强烈的私意,可是一切美好的东西却乘风播撒在了广袤的大地上、幼小的心田里,自然而然地生长了,绽放了。

  熊妈说,今天会来个客人,什么样的客人?转一个小小的弯,知道了:原来是从窗户进来的风啊。(《客人》)

  蚂蚁想飞,搭了汽车却啥也看不到,接下来怎么样?转了一个小小的弯,知道了:搭乘一片画了蝴蝶的叶子,飞起来了。(《想飞的蚂蚁》)

  微童话里,结构的空间、腾挪的余地很小,不可能有什么出乎意料的“情节”,正如雪野自己所说,叙事很难展开,结构不可繁冗,但其中却又必须有“艺术家的智慧和巧手”。这也是我所谓的“转一个小小的弯”。没有过多的修辞,只需要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有一点微小的进展,意味和意思便都有了:熊娃想妈妈了,怎么想的呢?这只耳朵想你了,这只手想你了,这只脚想你了,最后,妈妈亲他的时候说:“我的嘴也想你的脸了!”(《想妈妈》)多么精巧!多么别致!母子之间的亲昵之爱简直让人沉醉。还有:熊妈对熊爸说,宝贝的一根头发都不能丢;熊爸对阿姨说,宝贝的微笑一点都不能丢;熊娃把画着妈妈的纸交给爸爸说,宝贝(妈妈)的漂亮不能丢……(《我把宝贝交给你》)这小小的几个弯,弯弯的一道弧线,让读者的嘴角也禁不住轻轻上扬,扬起一条柔和的微笑曲线。

  有味,是意象之韵。

  说微童话或童诗有“意象之韵”,是不是太深了?一点也不。所谓意象,简单点说,就是孕含着情感的形象,是激发想象的物象。儿童眼里没有漠然的物象,没有无生命的事物,他们天生就是“意象大师”,因此天生就是诗人。雪野曾用“物我两忘”这个词形容儿童,这其实是一种审美的状态。“物我两忘”之境,成年人往往上下求索苦心经营而不得,儿童却可以自然而然伸手可得,触目即是美感,俯仰无非妙境。

  你看,熊娃画的风筝是啥?是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绵羊风筝、花朵风筝、小猪风筝、鱼儿风筝……(《画风筝》)你听,夏天的音乐会开始了,树是一支支话筒,传出知了的声音、风的声音、大嗓门的雨的声音……(《夏天的演唱会》)你闻,一本摊开的图画书,草莓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草莓》)你想,路上堵车了,新校车一口口吞掉了虎头车、乌龟车、瓢虫赛车,后来又一辆辆吐出来,它们都红着脸……(《新校车》)

  一切都是那么有味!儿童就是这样的,他们看待世界和万物时,是拥有一种“原始思维”的,审美总是顶在最前面。他们能从灰黑里看出彩色,从寂静里听到音乐,从画面里闻到芬芳。他们的五感本来就是打开、打通的,不需要“通感”这样的修辞,通感只不过是他们最自然的本能。“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钱钟书《通感》)所以,一粒小小的白芝麻可以点亮黑屋子,太阳、蜜蜂和医生都说着“温暖的话”,雨丝像缝衣针,而厚草坪是雨给大地织的毛毯……世界之于他们不是对象化的“他者”,而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的存在。想象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因为想象的基础就是可感的意象,是可亲近、有灵性的万象。

  懂儿童、爱儿童的雪野,就这样用他“艺术家的智慧和巧手”,用童心诗心去发现、编织、创造了一个通灵的意象世界,让小读者们通过阅读或聆听,与有情的万物交流,与缤纷的生命相遇,从这一个文本化的大自然里吮吸到诸般美妙的滋味。

责任编辑: 林琪    稿源宁海新闻网